耶肋米亚先知引用辣黑耳的哭泣来安慰处在流亡中的以色列子民,鼓励他们怀抱希望,重归天主(耶卅一15-17)。教宗表示,先知藉着辣黑耳的悲痛和哭泣指明了一个料想不到的生命前景。
耶稣自从在加里肋亚开始祂的使命起,就一直接近癞病人、附魔者,以及所有病人和边缘人士。
献主节也被东方教会称为相遇庆典,将重点放在西默盎和女先知亚纳在圣殿中与主相遇的事迹上。
教宗方济各今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CasasantaMarta)主持晨间弥撒,他阐释了今日读经一依撒意亚先知书(58,1-9a)的段落,指出了天主中意的真正的斋戒是什么:解除不义的锁链,废除轭上的绳索,
于是,子民落入了陷阱,要求一个有形可见的天主以便能够自我识别、找到方向:于是他们对亚郎说,‘他起来,给我们制造一尊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给我们一个领路人、给我们一个领袖。
这本新版的《愿祢受赞颂》通谕包含了法国摄影师、记者和环保主义者亚恩·阿蒂斯-贝特朗令人震撼和极具启发性的作品。他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教宗方济各的衷心呼吁。
此中关联人物如先知厄里亚,圣西满·史道克,圣母显现授以圣衣,如改革修会者会祖圣大德兰,圣师圣十字若望,以及传教主保圣小德兰,真福圣三依撒伯尔。在我受洗之后的一个月,我对圣母的热爱到了一个极限。
枢机的其中一位辅理厄玛努尔.戈比亚尔(EmmanuelGobilliard)主教向《十字架报》解释:「他明白教会需要大幅改变。他对我说:『受害者忍受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教区也承受了很多。
多尼泽蒂神父1882年1月3日生于巴西的巴伊亚(Bahia)州,父亲因喜爱音乐,便给他起了这位音乐家的名字。多尼泽蒂作为本堂神父从1909年起从事繁忙的福传活动,并将之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
祂选择了「黑暗地区」、人们「从未想过」的地方,也就是「外邦人的加里肋亚」、不同民族和外地人相遇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