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金尼阁曾为利玛窦的《四书》译文作了若干订正,又将中国最古的《五经》即《易经、书经、诗经、春秋、礼记》译成拉丁文,题名《PENTABIBLIONSINENSE》,并详加注释。
耶稣会士金尼阁神父于1610年来华前,曾在印度传教,他说:“从印度马拉伯海岸教堂的叙利亚文手稿中,我们清楚知道,这种信仰是由基督使徒圣多默本人传到秦尼国(Sini,即中国)的。”
教宗方济各在纪念大厅内为纪念犹太人遭屠杀事件而永远燃烧的火焰添加了燃料,并且在两位犹太人天主教青年的协助下,将黄白二色的花冠恭放在死于奥斯威兹集中营的犹太人的骨灰盒前。
教会是一个奥迹,在这奥迹中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只有用信德眼光才能看到那看不见的。用肉眼常能看到基督藉着众信徒在每个人内心和生命中行的奇妙化工。
强调个人要严厉守斋,多做克己补赎为免除罪罚,躲避地狱之苦,得升天堂享福,在梵二之后,教会已经将这个时期称为四旬期,恢复它原来的精神,就是整个教会-包括慕道者和教友,一齐以慕道和更新,积极地准备自己来庆祝主的逾越奥迹
发掘和展示这个奥迹,不仅仅能更深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底蕴,而且能帮助天主教在中华民族中更深的扎根和发展,也能丰富天主教会礼仪的生命力,在基督逾越奥迹庆典的架构下,用中华民族的传统庆节文化装饰的更美
所以﹐基督的逾越奥迹是公会议礼仪神学的中心。教宗强调:神圣礼仪供给我们的是话语﹐而我们必须进入这些话语的内在涵义﹐在我们内接纳它们﹐进而使我们与它们协调一致。
莫斯科和罗马尼亚的宗主教署的代表都同天主教徒们分享了他们对关於奥迹的要理讲授的关心,这项要理讲授使信友们得以加深理解礼仪神圣的意义和领圣体圣事前办告解圣事的重要。
宗徒解释说,参与者就是与救主,即“宣讲者”的死亡奥迹结合。为此,“举行圣体圣事”与宣讲基督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弥撒圣祭中,我们纪念和体验基督死而复活的奥迹,以赐给世界生命。藉此我们与基督共融,因而坚强我们团体的联结。我们信从基督的团体,深信基督藉着死而复活,制胜了世界(见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