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对话言——分享感受老师也推荐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影片,在此分享:关于家庭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大智若鱼BigFish(美)、寒鸦情深(荷兰)、父子(港)、海洋天堂(中)母子关系:我的母亲手记
杨主教讲道时向领受执事圣秩的殷灏峰说:你要全心承行天主的旨意,在爱德中,愉快地为他人服务,如同服侍天主一样。他又表示要透过为人服务,成为基督的仆人和分施天主恩宠的人。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越战结束后,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从旧金山给家里打电话:“我的一个最亲密的战友在战场上受伤了,只剩下一只胳膊一条腿,生活无法自理,我希望你们同意我带他回家,照顾他一生。”
依五八6-7“我所中意的斋戒,岂不是要人解除不义的锁链,废除轭上的绳索,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折断所有的轭吗?
从这首歌中,我了解到人都要能舍,不论是金钱,或是娱乐……。然而小时候的我,一直觉得好矛盾,因为从小爸妈都教我们要懂得珍惜,不管是小小的用具,还是别人小小的帮忙。那我到底是该珍惜东西?或要舍弃呢?
第二天,国王召宰相入宫,对他说:“现在我终于明白你说的‘天主安排的都是好的’这句话了。”于是把昨天他去打猎时山中所发生的事对宰相说了。
我想,我每月的食品开销不超过1500美元,一年共给奈斯比特太太18000美元的食品费用。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裁减我们所供养的白宫服务人员。因为他们具有公务员身份,他们还会在政府的其他部门继续工作。
朝圣者们在圣体前做默观祈祷,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也在自我省察……与此同时,约有七八位神父听告解,每一个办完告解的年轻人,都能从神父手中领受一根点燃的蜡烛。
读罢绿茵神父的《走出红尘》,使我感悟颇多,有一种力量催促着我拿起笔来,要写点东西。这本书比较全面真实地写出了一位修道人的成长历程,重点是神学院毕业后到晋铎前后,作者十几年的生活体验和心路历程。
今年寒假,我和琬儿偕长媳李志芳及两位孙儿到香港旅游,并安排前往大屿山拜谒高师谦神父。 我们于2月7日清晨出发,中午飞抵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