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鼓励大家,要以一颗热忱的心,脚踏实地地在生活中为主作证,见证信仰。
教友们虔心参与了弥撒,大家表示,“耶稣的复活拭去我们辛酸与痛苦的眼泪,给我们带来光明与希望,我们要借着教会的礼仪与耶稣基督一同复活,为信仰作见证”。
信仰路途坎坷,尽托圣母慈心。
[摘要]吴渔山墓地及其墓碑不仅是其在世见证,更是其信仰历程的体现。康熙五十七年(1718)吴渔山以八十七岁的高龄病逝于上海,葬于大南门外陆家浜南岸圣墓堂。
为此,教宗说他要把基督信仰的希望的讯息带给全体美国人民,也带给联合国。他又给美国人民说:“我衷心祝望你们把我的来访当作是对每个教会团体表达手足之情,以及对所有宗教信徒和善意人士表达友谊来接受”。
堂区成立了福传小组,幕道班,唱经班,圣经学习班,宣传组,以“主内情缘”命名的婚介服务组,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发布了宣传信仰的文章,照片和教会音乐。所有的班组,都按规定的时间组织活动,专人负责。
理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复活的可能性,而对基督启示的信仰更让我们“看到”理智所无法看到的。复活是一个理智无法完全明白的信仰“奥秘”,但“奥秘”不等于“莫名其妙”或“无法知道是真是假”。
作为天主教徒的她,已经把信仰、把灵魂与永生的事抛到脑后,因为她生长在教友的家里,即使祈祷也是走走形式,信仰和生活背离,该发火时发火,该着急时着急。浸泡在名利中的她,从来都没有知足过。
如果说信仰,她更像是有信仰的人,在她身上能看到的谦卑、忍耐、包容、接纳,在我身上完全没有。我感谢天主赐给我的妻子,她是农村人,耿直,实在,不讲吃,不讲穿,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对待老人都是没说的。
过主日、瞻礼,路途遥远几十人摸黑步行进堂,老年人去不了,为了方便教友的信仰生活,90年代我们办起了聚会点,大家推荐我领头,可是我不识字,无法读圣经,我就向孙子、孙女学字词,经刻苦努力我能读懂圣经,能向教友讲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