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回顾圣多利波主教的一生,以这位圣人的芳表为主教牧职注入新活力。圣人担任主教牧职22年,曾3次走遍他的辖区,深信福传的首要见证在於牧人接近他的羊群。
汤牧激励新铎、同时强调圣召培育的重要性。12月26日,圣言会士张明德晋铎礼在香港教区主教座堂隆重举行。新铎在领受铎品后兴奋地表示,“能够成为传教士是自己的福分”,并请信众为其司铎职务祈祷。
阿拉伯宗座代牧感谢所有参与建设的人。宗座大使:「希望的标志」。穆斯林部长就此喜事,表示「由衷的高兴」。
教宗提到,拉青格即使在履行教宗牧职期间也没有放弃研究和写作,撰写关于耶稣的著作,“为我们留下持续寻找上主面容的个人独特见证”。他的著作令我们受到“启发和鼓励”,我们必在上主前为他祈祷。
二零零二年,当时的马尼拉总教区首牧辛枢机,曾对天主教出版社社长类思.雷耶斯(LouieReyes)谈及其梦想,是建立一系列祈祷碑作为「玛利亚之路」。他的概念源自通往欧洲著名朝圣地的公路碑。
此次活动邀请了对大德兰、圣十字若望和小德兰的生平、灵修以及静观祈祷等方面有深度研究的蒋修女、陈老师、李老师和仙修女前来讲座。
他指出,教会内曾出现过「实践那只讲求内在的基督信仰的诱惑,而不承认公开礼仪具备灵修方面的重要性」。
教宗对该运动的使命表达了期勉,提供三点反思:创始人后的时代;危机的重要性;以及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地活出灵修。普世博爱运动创始人卢嘉勒女士于12年前与世长辞。
白色玉簪”,有克苦补赎的“紫罗兰”,有救死扶伤的“康乃馨”,有专门著书立说的“万年青”,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皆在其中,而他们“走近天主”的途径也是各有特色不一而足,但其最终目的则不外乎“愈显主荣,益于人灵”
我这为妻的经常为他祈祷,用教会的道理劝勉他:天主安排的一切为人灵都是有好处的,只是我们目光短浅,看不清天主的旨意……天下没有永远阴霾的天空,我坚信:有我这为妻的陪伴和祈祷,他一定会走出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