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神父的,蒙召就是为了继承基督的使命,传福音与万民,使人人认识基督、信奉基督、侍奉基督。这件事我们不做谁来做?别人不做我们也当做!
今天,我们恭读了《圣路加福音》第十章38-42节,这段简短却充满智慧的福音,将我们带到伯达尼的玛尔大和玛利亚家中,揭示了基督徒生命中行动与默观的深刻平衡。
明末的“天学”,既包括基督宗教的神哲学、伦理学,也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实用的知识,如天文历算等,因为二者都涉及到“天”:一个是上帝的“天”,一个是自然的“天”,故而称天学。
《爱的喜乐》宗座劝谕的目的:1、审视家庭在现今世界的处境,重新认识婚姻家庭的重要性,引导我们进入基督圆满的奥秘,使我们用祂的眼光看清一切。
不仅如此,保禄还把这救赎行动与无酵节的初熟之果的奉献作了联系;基督在祂的复活中将自己如同初果般奉献给了天父,取代了此旧约时代奉献于圣殿的初果:「但是基督从死者中实在复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
因此,基督的许诺:“哪里有两、三个人,因我的名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20),就是特别指圣教会的这项地方聚会而言。
对基督信仰来说,这在基督复活这事件上得到证实和肯定:并不是向拒绝他的人展现凯旋,而是要向人们证明天主的爱胜过死亡的恐惧,天主的宽恕更强于每个罪过,证明他自我奉献直到最后是值得的,只为这无限的恩赐做见证。
我非常赞成2012年3月8日“信德”山西作者牧羊棍儿在《基督信仰在网络时代》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即:网络为媒体的交流只能作为基督信仰生活非常小的一部分存在。我想就福传者与慕道者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想法。
雅各伯5:20节上谈到,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偕同基督去救那丧失的灵魂,该知道,那引罪人从迷途回头的人,必救自己的灵魂免于死亡,并遮盖许多罪过。
基督的榜样,教人不要以恶报恶,而要在祈祷中相信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