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们当然应该继续进堂,亲自参与这个团体的庆典。这是教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网络所不能替代的。
在朝圣的旅途中,我们共同念经、祈祷、唱圣歌、做分享,心灵的窗户打开了,基督的光进来了;特别是在板寺山的苦路上,很多教友跪在石子上,以感受耶稣的痛苦。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信仰生活了无生气,进堂机械地画十字,弥撒中机械式地参与,念早晚课像念顺口溜心无所想。 真正的天主在哪里?恐怕早已被教友找了“偶像”代替了!
天主进入了我的生活,他看到了我最深处的一切,但他并没有转面不顾,反而让我明白他爱我有多深。于是,我便敢于面对我的过失和限度,而无需掩盖或辩解。
一天的避静在不平凡中结束,我的亲友们,尤其两个侄子媳妇感受颇深,她们说:“以前也经常进教堂,真的没多大的感觉,直到现在才发现以前真的没有好好珍惜,以后一定要多看圣经少看手机,不虚度光阴。”
这是一种内在的平安,使我们能真正体悟圣保禄在《希伯来书》中所说的:“谁进入了天主的安息,他也就停止自己的工作而安息,正如天主停止自己的工作而安息一样”(四10)。
我想从启发教宗碧岳十二世撰写《被流放的家庭》宗座宪章(1952年8月1日)的圣家图像开始说起。
李主教向管风琴奉香,分别为祭台前和唱经楼上的两个管风琴控制台奉香祈福。全堂教内外朋友屏气凝神,行注目礼。此时,北堂圣乐合唱团团长周勇正在新的管风琴上弹起了《人类救主请速降临》的乐曲。
我和贾玲芬、郭巧芝轮流侍候了徐景宙8个多月,她俩比我跑得快,做得多,不久之后,徐景宙会念天主经、圣母经,知道天主是爱,信天主得永生,领洗奉了教。
我与表妹都参加堂内的唱经班,平时修女们组织大家排练唱歌,有时还为大家讲解一些信仰知识,又组织大家分享,让大家踊跃发言,是有意地培养我们的信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