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重阳节,我们到一所由天主教修女们兴办的老人之家看望那里的老人,在那里我结识了七十三岁的康大伯。康大伯没有宗教信仰,是修女们在城市的街道上将他领到老人之家的,从此这里就成了康大伯的家。
直至今天才有这样的感知与感触;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也有很多的美好与奇妙,只是我们感受不到而已,我想应该是没有信德,缺乏真正的祈祷,更主要的是没有打开心灵的眼眸。
耶稣的诞生、生活、受难、埋葬和复活,不仅在圣经中有详尽的记载,每一个细节都应验了旧约先知的预言。而且在同时代的犹太史和罗马史中都有确凿的旁证,两千年来基督徒的无数见证更是证明了耶稣的真实。
每个将临期都是全新的开始:首先是礼仪年的开始,逾越奥迹借着主日与庆节的礼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救恩的德能在教会与世界发扬光大,在天人交往的过程中去发掘救恩史的新面貌。
19世纪初期,曾有一位卧床不起的德国修女,名叫CatherineEmmerich伽大利纳·艾麦瑞尺(1774-1824年),在神视中写下了一本名为《圣母玛利亚的日子》的书。
今天,我们开始贯穿整个禧年的教理讲授。主题是“我们的希望--耶稣基督”:事实上,祂是我们朝圣的目标,祂本身就是我们要走的道路。
文革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天主教会的宗教生活和组织机制受到空前打压,以致陷入停顿和倒退。
然而,人们也会出於其它理由而迁移,主要是因为他们「渴望过更好的生活,许多时候也是想离开『没有希望的未来』」[6]。
黑落德王(HerodAgrippaI):这里的“黑落德王”是黑落德·阿基帕一世(HerodAgrippaI),他是黑落德大帝(大黑落德)的孙子,掌管犹太地区(41-44年)。
生活中则更多体现在爱护他人,爱人如己,团体中就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耶稣说,你为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所做的,都是在讲爱、爱护。爱是诸德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