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在最悲伤痛苦的时刻,喜乐变成平安。「相反地,痛苦时刻的娱乐变成漆黑阴暗。缺少喜乐的基督徒不是基督徒,老是活在忧伤中的基督徒不是基督徒。在磨难、病痛和艰难时刻丧失平安的基督徒,肯定有所欠缺」。
一部极具感染力的电影在大洋彼岸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以圣女卡布里尼的一生为中心,讲述了她为贫苦人民和移民服务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
文章指出,在福音派基要主义与天主教整合论出人意料的联盟中建立一种基要派的大公运动。然而,这种现象与教宗方济各的大公运动观点背道而驰。教宗的大公运动观强调慈悲,抵拒将精神权力和现世权力相混淆的观点。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19日在秘鲁马尔多纳多港的天主之母体育馆会见亚马逊雨林的各民族代表。教宗谴责伪装成进展、威胁家庭制度的新殖民主义,呼吁以节制的态度克胜消费主义。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述了逾越节三日庆典与慈悲的关系,强调基督在世的最後3天完全彰显了祂的慈悲大爱。教宗邀请教会在静默中善度这段礼仪时期,以圣母玛利亚毫无疑惑的信德等待基督的复活。
他向在场操阿拉伯语的信友,特别是受迫害的伊拉克基督徒表达敬意,称教会是母亲,为有他们这样的子女感到骄傲。
如今,蒙达老师邀约高中生和大学生聚集在自己家里,宛如一个小型的最後晚餐厅,「不分他们个人的信仰旅程」,一同诵读有关苦路的福音章节,然後表达「各自发自内心」的感触。
教宗方济各3月22日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公开接见中如此表示。教宗在要理讲授时继续以基督徒的希望为主题,当天他论述了希望与坚忍和安慰之间的关系。
教宗首先提到,在《愿祢受赞颂》通谕发表之后的这4年当中,人们提高了对照料共同家园的意识,例如对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投资不断增加,对生态议题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主教和司铎要克胜双重生活的诱惑,教会蒙召做仆役,而非生意人。教宗还告诫道,要警惕贪恋钱财的趋炎附势者,因为他们对教会的危害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