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5,34﹣40)教宗本笃十六世在首道通谕《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中,引用上述最后审判的寓言,提醒我们对天主的爱和对近人的爱能够合二为一:在最卑微的弟兄中寻找耶稣,从耶稣中得见天主。
最后晚餐中,耶稣屈膝为宗徒们洗脚。借此举邀请他们“进入同样的爱的逻辑,特别是向弱小者、有需要者示爱。遵循他的榜样,每一名基督信徒蒙召在不同情况下、但永远常新的环境中重温善良的撒玛黎雅人的福音记载……。
将临期是教会的重要节期,是欢庆耶稣圣诞前的准备期与等待期,也可算是教会的新年。将临期在外文的意义是即将到来,除了古代希伯来人等待默西亚(救主)到来之外,另也包括基督徒等待耶稣的再次降临。
圣经中,耶稣很欣赏那位税吏的祈祷:他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他祈祷恳切,让人看到他的确真心地悔改,并因此而得到了更新,这才是天主最欣赏的礼物啊!
耶稣受难记◎剧情简介这部影片真实地记录了耶稣基督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这一天他遭受到降生为人以来最残酷的折磨,直到生命的消逝。
施密特霍伊斯主教强调「巨大喜悦」,他在讲道中表示「每个被召唤的成年人都以个人的方式与耶稣会面,受到基督徒团体的欢迎和支持」。
这个举动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圣堂为纪念最后晚餐将重复同样举动的一个星期前:当时耶稣在受难前夕为门徒洗脚,同时为他们指出了一条服事的道路。
善人在天堂享见天主,同吾主耶稣、童贞圣母玛利亚、及一切天神圣人,永享万福万乐,再无丝毫困苦,畏惧扰乱。我们做基督徒的,如何才能在死后升天堂呢?其实,每个基督徒都很清楚!
李主教结合圣玛窦福音十九章耶稣与富少年的对话,阐述了“钱财与生命”、“富有与生命”、“希望与生命”的关系。李主教训导说,富少年放不下钱财,就得不到丰富的生命。人若视钱财为生命的目标,就会失去生命。
21日,吉林教区宋文珍、张淑清老师也应邀用她们真实感人的亲身经历以肺腑之言为教友们分享、见证了“敬礼耶稣圣心”所得殊恩。下午4点钟,由副本堂于志祥神父主持了朝拜圣体及降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