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美国黑人女星乌比·戈德堡、美国第一个宇航员约翰·格伦、已去世的德肋撒姆姆以及摩纳哥大公兰尼埃三世在内的各界名流都曾写信对这个节日表示支持
翻开近现代教会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自教宗良十三世于1891年发布了为劳工权益而高声呐喊、呼吁的《新事》通谕后,天主教会关心人类社会,并以福音精神来引导世人致力于和平、正义、爱德工作,而非仅仅追求“死后得升天堂
聆听每台弥撒中,不同内容不同声调的神父讲道,很容易使人联想圣母一生的福宠、仁爱、慈悯、宽厚诸德以及她参与救赎工程、连续所受的剧苦剧难和利刃刺心的忧悲伤痛。
信德、望德和爱德绝不是快解抉复杂情况的捷径,但肯定地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去通往天主的未来。相信耶稣吧!对了,您们知道吗?四旬期的英文“Lent”,这词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有“延长日照”、“春季”之意。
宣讲福音的人不能僵化在似是而非的笼子里,“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想法中,而是准备好追随一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智慧,正如保禄谈到自己说:“我的言论和我的宣讲,并不在于智慧动听的言辞,而是在于圣神和祂德能的表现
公元二五零年,罗马皇帝德乔迫害教会,奥力振被捕,遭受酷刑。由于酷刑所受的伤害,不几年后去世”。前面提到奥力振对教会神学的重大影响。这个影响到底是什么呢?教宗说:“主要的是建立解释圣经的神学。
韩老师的“小爱德”,听老人们说是在她小的时候就有了。她的邻居一位大娘说:“韩老师在3岁的时候,经常送莜面饺子接济我。有时要饭的来了,她总是拿一些食物送给他们,她的爱德可大呢!”
(玛三7-10)面对皇帝黑落德,若翰也同样仗义执言,甚至因此而赔上自己的生命。(玛十四3-12)换我们在若翰的位子,是否会妥协,软化我们的「要悔改」的话语?
第二条是爱德的河流,这是为援助一切有急需的人而流出来的,特别是为那些寻求全德的人,他们在这条河流中找到克服障碍的力量。
他三次求主使他脱离痛苦,但主耶稣最后回答他说,“有我的恩宠为你足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全显出来。”从那天起保禄得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