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前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就是在救赎圣年期间(1983-1984)首度召唤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圣枝主日时齐聚一堂。
最近五六年,无论是来上海参加教会的活动,还是社会会议,抑或出差,每次我都会通过杨老师的学生或朋友去看望杨老师。我们因此成了忘年交,有很多分享交流。
消息传至北平后,当地60个寺坊教长及回民代表召开紧急会议,推举马振武等15人为代表,组织华北回民护教团赴南京请愿。《月华》自始至终报道了这场斗争的经过,并配发了一系列新闻照片。
圣咏作者说,有信心的人等候上主,切于更夫的待旦(第6节);他们怀着坚定的盼望等待上主,因为他们知道,上主会带来光明、慈爱与救恩。
他的神学博士论文选题和教会福传有关,其中提到了平信徒在教会中的地位问题,而那时梵二会议还未召开,他那清晰的思想表述对参与梵二会议的神长及神学顾问们有一定的影响,据说其中某段文件段落直接源自其论文。
梵二会议召开很多年后,我们大陆教会才有跟进。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
为了分辨这事,历史上宗徒们第一次聚集起来,举行“耶路撒冷公会议“。商讨如何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他们本该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妥协方案:一些法律该遵守,另外的可以放弃。
在梵二大公会议揭幕后五十年──此大公会议帮助了教会增强了她在世上的福传工作,令人鼓舞的是,基督信徒,作为天主的子民,与祂同心协力并居住在人类之中,投身于历史中,在他们宣讲基督的救恩并为众人推展和平时,他们分担了人类的喜乐与期望
虽然身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但在电话联络和后来的会议接触中,章先生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作风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令人难忘。这显然与章老的高风亮节分不开。
堂区主任司铎作为主教的重要助手,在主教权下,接受主教的委任,聆听主教的教导,以真诚的爱德与服从依附自己的主教,在教区某堂区内照顾牧养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