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一现实,作为基督徒团体,我们受邀请保护所有的生命,用智慧和勇气见证一个以感恩和同情、慷慨和聆听为特征的生活方式。”
针对如此处境,托比总主教「呼吁世界各地的弟兄姊妹为他们祈祷,因为祈祷能成就许多事,祈祷是个超过人力所及的现实因素。上主临在于祈祷内施展威能」。
念经前他说,成为“圣洁无瑕疵”的途径是“开始走皈依的道路,首先是在修和圣事中恳求天主的宽恕,然后是弥补对他人的伤害和始终向恩宠开放”,直视现实,以及承认我们没有尽爱天主和近人的本分。
这个机构由良九世教宗于1053年创建,借以肯定君士坦丁大殿数个世纪以来不同隐修院的隐修士们从事礼仪和祈祷服务的现实。
他解释,这“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生活的基本现实”。事实上,“如果天国临近了,我们在世上就不孤单,即使在困难中我们也不要失去信心。这是要向人们宣讲的首要之事”。
这位圣人受到耶稣求天主“派遣工人,来收祂的庄稼”(玛九38)的启迪,环顾那个时代的现实,领会到必须首先祈祷,“在祈祷中学习感受到天主儿女的需求”。
福音中的这位君王所关切的现实处境,不幸在今天也经常存在。教宗举例说:“饥肠辘辘、无家可归的人,穿衣常是将就为能遮体。路上到处是这样的人,我们每天遇见他们。
而这一切现实和不幸也常在我们眼前。饥饿的人、居无定所的人,充斥着我们的街道,我们每天都能碰到他们。对于疾病和监狱,我们都知道说患病、犯错和付出后果的意义。
教宗说:“我们不能不将今天的弥撒礼仪和礼仪中说的喜乐与这个悲哀的现实相比。”“天主的话尤其是向那些受考验、生命受损伤、没有喜乐的人说的。”教宗强调,这些话是救恩的预言,呼吁人们从内心的改革来获得救援。
答:真福乔治‧普雷卡的形象非常切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