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是救主耶稣苦难日,下午3点200多位教友参与了今天的礼仪。聆听了救主苦难史后,本堂庞端神父为教友解说了救主所受的苦难是为承行天父的旨意,用他的血作赎价,为众人得救恩。
博瓦蒂神父先后谈论了,人会假借选择自主权的名义拒绝天主,以及出于渴望确定性,不再听从上主声音。当天上午默想的经文记载,法郎拒绝让以色列子民过节敬拜天主,甚至因此加重他们的劳役(参阅:出五1-23)。
教宗说:天主的标志是纯朴、天主的标志是婴孩。天主的标志是:他为我们而成为弱小。在这婴孩的身上实现了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天主把他的圣言变为简短。”教宗这样说:“他不挟着外在的威能权势前来。
与会神长们表明,青年是天主所在的地方,因为天主临在于青年身上。此外,这场全体大会上也提到家庭,它是传递信仰的首要场所,务必予以支持,因为在家庭内爱、信任、对话和宽恕得以增长。
与方济各教宗有着深厚关系的阿根廷加布遣会会士德里枢机于6月30日回归天乡,享年98岁。教宗良十四世在一封唁电中提及德里枢机的信仰见证。他是一位“慷慨的牧人”,“深受方济各教
教宗方济各在第59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表示,圣召是「实现天主的梦想」:「耶稣向天父祈求『众人合而为一』时(若十七21),心中怀有手足情谊的伟大愿景」。
若对永生没有希望,现实生活的重担就会压垮我们或使我们玩世不恭,将我们推向屈从于命运。圣保禄建议我们要将目光放在永恒而无形的事物上。人类在身体上逐渐走向衰退是不可抗拒的,但内在的更新则日复一日。
可见,天主的爱是人生命之意义的根蒂,只有它能够让人觉得不枉此生。不过,天主的爱并不单单是人在苦难中的慰藉,好像它只有减轻人心理负担的功能似的。
弥撒中,李神父在讲道时,强调了圣母升天的意义在于庆祝天主救赎的成功,勉励教友们以圣母服从、听命、谦逊、纯洁为榜样,坚强信仰,跟随圣母的足迹,走向耶稣,走向永生。
巴基斯坦的年轻殉道者阿卡什·巴士尔成为巴基斯坦教会历史上首位“天主之仆”。一月三十一日圣鲍思高瞻礼之际,教宗方济各宣布巴士尔为“天主之仆”的消息传来,巴基斯坦天主教会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