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顶端的十字架像一颗草原明珠般璀璨,高高屹立于大草原之中。整座教堂漂亮华丽,令人耳目一新。高高矗立在内蒙古的大青山脚下,屹立在土默川平原上。
教宗指出,耶稣传达的讯息非常明确,当地上的强权者为自己的权势打造宝座时,天主选择了不舒适的宝座和十字架。祂以十字架统治世界,并献出自己的生命。
教宗指出,做门徒的应该跟随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要失去自己以能够在基督内重新找到自己。因此,司铎永远不是获得稳定生活或求得社会高位的方式。
因为基督自己已经承受了那十字架的重量,并要求我们与祂一起背负十字架,完全信赖天父的爱。
这些图像体现了菲律宾最深的基督信仰根源:纳匝肋、十字架和圣神降临。玛利亚和若瑟在纳匝肋以爱教导耶稣圣婴,“你们也是如此,你们向小耶稣圣婴打开了你们的家门”,标志著基督宗教信仰进入菲律宾。
天主的游牧者弥撒当中,教宗身后是一个巨大的樱桃红木十字架,侧面则是一尊圣母木雕像,是多年前一位蒙古妇女在垃圾堆里捡到的那一尊。
朝圣游行到堂门前,主教高举十字架,大家跪伏朝拜。“请看,基督的十字圣架,我们唯一的希望。”……随着游行队伍缓缓进入圣堂,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被高举的十字架上。
(迦2:20)我一再问自己,我真的与基督一同被钉十字架了吗?我没有!或许我钉了,但只是轻轻的,甚至没有一丝血迹;或许在上十字架的那一瞬间,我逃跑了,远远地望着被钉的耶稣,犹如当年的伯多禄。
为他们来说,被钉十字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苦难之前基督已经脱离了身体;事实上他没有自己的身体;舞蹈可以代替礼仪中十字架的位置,因为这一切之后,十字架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圣墓相传是耶稣被钉十字架、死后埋葬、以及复活的地方,在新约圣经福音中被称为“哥尔哥达”,也就是骷髅的意思。由于种种历史更迭和纷争,今天圣墓这个朝圣地由希腊东正教、亚美尼亚宗徒教会以及天主教分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