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谦卑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基督身上,祂通过我们的奉献而施展威能。为此,教宗敦促每个人问问自己:“我如何生活出自己的司铎职、我的奉献生活和我的使徒工作?”
4月19日望复活,白万福神父分别祝圣了自然之火和五伤蜡烛,用上主赐予的火,点燃五伤蜡,依次引燃教友们手中所持之蜡烛,高举“基督之光”,进入圣殿,与李神父共祭,期待主耶稣的复活。
我热切地问候所有这些朝圣者,并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以动听的乐声和迷人的舞蹈,将美好与欢乐带给周遭的人,使基督善牧主日鼓舞人心,是的,是基督偕同祂的圣神在引领教会。
在共祭过程中,孟青录主教带领司铎团重发司铎圣愿,重申奉献生活的承诺,借此深化服务信众的使命,劝勉司铎们要坚守职责,奉献一生,以基督的爱为指引,追随耶稣的脚步。
巴西也有许多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经典的爱情故事,巴西电视剧《女奴》就是其中一个。在巴西尽人皆知的故事是讲一位印地安姑娘和一位欧洲白人苦恋的故事。
随后的新闻报道用弃婴像滚雪球一样涌进了弃婴岛来形容这种骤然倍增、逼近极限的接收压力。 弃婴行为,尤其是遗弃患病婴儿,一直面临法与理的困境。弃婴岛的设立,也因此而引发如潮争论,争论屡屡陷入胶着与无解。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枝,编成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寒食节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但他仍然像耶稣那样听命!教宗最后说,迫害和不理解永远存在!但耶稣是上主,这些是我们信德的挑战和十字架!愿上主赐予我们走祂道路的恩宠,哪怕路上有迫害的十字架。
如果教会多一些像他们一样有福传热情的领头羊,不愁福音传不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在痛苦的煎熬中,同事向我介绍了天主教,我抱着试试的心态走进了教堂,记得我第一次进堂,看到十四处苦路像,我流泪了,那一刻就注定了我和主永恒的缘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病好了,他回到了属于他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