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食粮,不像祖先吃了‘玛纳’仍然死了;谁吃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参若6:51-59)群众听到这些话,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巴塞罗那的圣家堂是十九世纪末叶当地一个名叫若瑟之友协会的组织,以纳匝肋圣家为灵感而发起的建筑构想,并委托同乡建筑名师安东尼奥·高第设计兴工。
坎塔拉梅萨神父首先指出,依撒意亚先知描述了一个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的人,这个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祂是世界上所有遭遗弃、没有权利的穷人、被拒绝,以及得不到同情者的典型。
河北献县圣望会的戎利纳修女谈到了当今中国教会的需要,她写道:“我认为,在我们时代,我们需要有人能超越自我,在那些有着不同信仰传统、不同生活道路、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们中间去建立桥梁;去放下一个人建立在某种“
将对圣伯多禄遗髑的研究成果赠送给巴尔多禄茂宗主教这一举动,令人想到保禄六世教宗这位在大公运动旅程中迈出重要步伐的伟大人物,在他与雅典纳格拉(Atenagora)宗主教在耶路撒冷的历史性会晤之后,今天礼物的赠与更突显了罗马教会与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关系
按照圣依纳爵的精神,「分辨乃是一大慈悲善工」。教宗方济各接著谈起菲奥里托神父的五大人格特质:不介入、不说教、不嫉妒、不判断,却有耐心。
教宗方济各强调天主的选择,「当天主通过祂的圣子使万物有了新意」,祂并没有拣选伟大的耶路撒冷城,而是选择了细小而偏远的纳匝肋村落,以及「一个民族当中一位年轻而贫穷的少女」怀胎。
为此,教宗解释道,「唯有当我们卸下防备、虚怀若谷、反璞归真」,并且「在生活环境中实现圣保禄宗徒建议的生活方式」,或者力行圣依纳爵‧罗耀拉的劝言,想像自己「临在于耶稣诞生的马槽旁」时,「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位置
当一切的向往被束缚、欺侮与凌辱迎面而来之时,在凄风苦雨中他毅然坚强,天主试炼了他,好像炉中的黄金,悦纳了他,有如全燔祭。洪流尚且不能熄灭爱情,这一切又如何?
基督“并不遥远,祂与我们同在:仍在教导祂的门徒们,转变他们的心,就如当初伯多禄、保禄和玛利亚玛达肋纳所经历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