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中的关键思想之一是:度一个健康的灵修生活,既要避免信仰主义,也要避免道德行动主义。教宗在文告中谈了信德和爱德善行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邀请基督徒在他们的每个爱德善行中反射基督对人的爱。
卡纳塔克邦卡瓦尔教区派出七百多名青年,信德年期间他们走过了重要的灵修历程。青年们在当地募捐者的慷慨资助下完成了朝圣之旅。
为了使教友在避静中获得更多玛纳,灵修取得更大进步,万州教区特请来了陕西范神父,先后到三个堂区指导教友做好这一神功,让这些教友感受到缕缕新风,良多受益。
圣座对罗马教会和普世教会肩负着灵修和牧灵的使命。因此,教宗强调:由于圣座的特殊性质,那些与圣座有工作关系的人应该肩负起特殊的责任,对各项任务要绝对忠诚,并且要勤劳、专业和诚实做人。
目前,地方教会面临的三大挑战是司铎和修会会士圣召缺乏、积极活跃于教会生活中的教友人数减少、支持各教区的资源骤减。
教宗强调:友谊与分享的经验有助于教会间的修和进程。保禄六世教宗建立天主教与东正教及东方礼教会文化合作委员会时,梵二大公会议尚未闭幕。
在宽容、理解和修和的世纪,既然教宗都倡导宗教间的对话交流,而且与不同的宗教人士都可以友好地在一起祈祷,那么,我们中国教会相互之间也应多些理解,多些沟通,多些宽容,为致力福传、见证、服务、修和与地方教会的发展多一些努力
可惜,1958年“大跃进”时,圣堂被拆,砖石拉走修水库了。1980年,宗教活动得到了恢复,教友们又自发的去磨子山朝圣。尽管没有了圣堂,还是不减教友们敬礼圣母的热情,来此朝圣的人数每年递增。
灵修的进步趋向于与基督日益亲密的结合。这结合被称为“奥秘的”,因为借着圣事──“神圣的奥秘”──分享基督的奥秘,而且又在基督内,分享圣三的奥秘。
在会议中发言的人士所谈的课题包括:耶稣基督的门徒与传扬者的培育人:圣母玛利亚;玛利亚的原则是我们牧灵工作的关键;玛利亚对跟随者和传教者的教育方法;玛利亚灵修的性质与成长;如何通过牧灵活动来发扬圣母牧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