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教会,采琪修女动员教友,筹措捐款,先后建设了霍州同德医院和霍州圣堂;经常周济穷人,传扬福音,为教会留下了爱主爱人的善表。
但我们也看到,正是俗化问题带来了一个好的挑战,因为有俗化问题,才有了对生命意义的需要,对与天主相遇、对爱的需要,而这些,只有福音,特别是圣体圣事能够给予我们。
弥撒中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依撒意亚第7章第10到14希伯来人书第10章第4到10节,路加福音第1章第26到38节。今天的弥撒读经记录了玛利亚回答天使的话,也记录了耶稣降生成人时的心情。
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每一天都会有为主作证传播福音的机会。可是,因为人性的软弱或世俗的羁绊而封住了自己的口,阻止了我们福传的脚步。害怕出现尴尬的场面是我们最普遍的心理。
当天福音叙述灯的比喻。耶稣说,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或床下,而是放在灯台上,为照亮人。教宗解释道,天主的奥迹是光。这是基督徒的其中一个特徵,基督徒在圣洗圣事中领受了这道光,也有责任把这光带给他人。
主日福音记载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的事迹。耶稣开始祂的公开生活後,首次回到祂曾受教养的地方,在安息日那天进入会堂。
教宗评论道:福音事迹敦促我们省思女性通常是如何被看待和描绘的。我们大家,包括基督徒团体在内,都要警惕受到偏见和怀疑影响的女性观,这种观念损害她们不可侵犯的尊严。
教宗在手谕中写道:教会蒙召在她全部的存在及行动中,依照福音精神促进全人的发展。这项发展是凭着关心正义、和平及维护受造界无以计量的益处来实现。
弥撒中的《希伯来书》勉励我们在信德中恒心向前,注视耶稣(希十一32-40);《福音》则叙述耶稣注视着我们,觉察到我们的存在(谷五1-20)。教宗解释道,耶稣就在我们身旁,祂总是在人群当中。
教宗说,在主日福音中,耶稣邀请门徒们重读梅瑟法律,尤其要省思杀人、奸淫和发誓这三个禁令。耶稣来是为成全法律,颁布天主的法律,并展示法律的真实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