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从《天主经》谈起,那是耶稣交给祂的门徒,又由祂的门徒传给我们众人的祈祷,是基督徒最卓越的祈祷(参閲:路十一1-4)。教宗指出:基督徒祈祷的全部奥迹都浓缩於这句话内:敢於称天主为父亲。
保禄宗徒强而有力地指明,我们受了磨难、绝了路、被迫害、被打倒,这些都是我们脆弱处境的表现(参閲:8-9节)。教宗说,这也是保禄的弱点,是瓦器的表现。这就是我们的脆弱。
因为我们时常沉溺於负面念头,沉溺於我们心中罪的伤痕;我们往往倾向於独自停留在那里,彷佛孤独地躺在《福音》中的小床,不愿起身(路五17-26),耶稣则不断疾呼:『起来!』」
关於若瑟的父亲义务,圣史路加在基督的族谱中就已提到:耶稣开始传教的时候,大约30岁,人都以祂为若瑟的儿子(路三23)。教宗表明:若瑟担负起一项父亲的义务,这责任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来自天父。
耶稣曾说,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圣保禄也命教友要不断祈祷(得前5:17);我们应当怎样听从其教导,实行其教训呢?作为世俗之人,首先要理解时常和不断的意思。
亲吻十字架圣周五下午3点,大家进行公拜苦路后,神父身穿祭衣平卧在祭台前,纪念主耶稣苦难圣死的礼仪在宁静、庄严和肃穆的气氛中进行。
首先,神长教友们公拜了苦路;之后,由李晶主教主礼,神父们参礼,隆重举行了纪念救主受难礼仪。
记得刘神父刚调到我们教堂时,真是一片荒凉,院子里杂草丛生,连条平整的路都没有,一遇到下雨天,行走都困难。刘神父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蹲下身子一点点拔掉院子里的草,并着手修路。
(路1:38)或者是若瑟从梦中醒来,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嘱咐的办了。(玛1:24)抑或是耶稣在最后一刻向天父祈祷说父啊!你如果愿意,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吧!
《福音》一开始便记述耶稣的见证,指出众税吏及罪人们都来接近耶稣,经师和法利塞人却窃窃私议,指控耶稣同这些罪人吃饭(参阅:路十五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