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沉思不是关于大家也许已经听过或读过好多遍的、建立在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之上的圣母论、圣事论、牧灵神学等,而是我从这次婚宴中看到的百态人生。
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耶稣对圣母、若瑟、三贤士以及西默盎所带来的希望。●《在希望中得救》(2007)此书主要论述了罗8:24节说的我们的得救在于希望。这句话到底有多大的确定性。
他请童贞圣母和新圣人圣女们为我们转祷,求天主使我们的生命充满喜乐和祂的爱。
最后,教宗在谈到本周四8月15日圣母升天节时表示:让我们思念与耶稣同在天上的圣母玛利亚,让我们在那一天为她举行庆典。
"我常常听人说到圣母朝圣地朝圣","圣方济各、圣本笃的圣地"、"许许多多的圣地"。
她们相互勉励、相互安慰,把所有的一切毫不保留地献给了天主,用她俩的话说:两个孩子由圣母妈妈领着去天堂陪伴咱们的爹爹妈妈去了。今天,信德浅薄的我才略略懂得一点儿,一切都有天主的圣意安排。
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大厅或小花园里搭制圣诞马棚,奇特的是他们的圣诞马棚要比我们的多出好多的人物,我一开始有些疑惑,在我的概念中,耶稣圣婴就诞生在一个冷清的山洞里,人物中除了圣母和若瑟外,有些地方会加上几个牧童
香港团体设计的标志:圣母和真福雷永明是大家实践使命的护佑。
圣母也是为承行天父旨意而甘愿受不解之至苦,陪伴耶稣走十字架之路。而我们呢?我们在生活中也成为他人最好的礼物了吗?
后来在罗马圣母大殿中也修建了一个相似的马棚,追念耶稣诞生的奥迹。现在在各教堂安置圣诞马棚的习惯源自中世纪(约在十一到十四世纪之间)在修院及主教座堂中所表演的礼仪剧(圣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