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强调在司铎年中我们再次感到人接受权柄以天主之名大力宣讲宽恕的话语,以此能够改变世界及生命,这是多么美好的事。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基督徒一生中都该默想的主题:造生万物的全能天主、宇宙的主宰,为了拯救人类回归父家,竟派遣自己的独生子来到了我们中间,成了我们中的一员,成了襁褓中一个任人摆布的柔弱婴儿。
感恩对每个基督徒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也应该是培养真诚、仁爱、孝道、谦虚、正直等品质的源泉,是人难能可贵的美德。
韦尔比总主教接受本新闻网和《罗马观察报》的共同的采访,就有关新冠疫情紧急情况给基督徒带来的挑战、《众位弟兄》通谕对普世大公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南苏丹和平希望的憧憬等话题谈了他的看法。
近日,有两则新闻可以作为感化铁石心肠者最好的样本。 这个效果不低于催泪弹能量的新闻是这样的。一则是湖南一老人,为求生抢劫入狱的事;一则是北京下岗工人廖先生为救妻子私刻公章涉嫌诈骗的事。
当天的圣言参与读经分享的共有10人,分享者就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教宗回答说:神父应像耶稣那样,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像没有牧人的羊。耶稣有天主的心肠,祂对人,尤其是遭排斥的人、罪人、无人照顾的病人充满温情。
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病人;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谷2:17)。在上一讲中,我们看到,人类的罪过的确非常重大。但我们相信天主的慈悲是无穷的,他的慈悲胜过一切罪恶。
前几日,根据疫情期间的服务经验,在【迎接、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一文文末呼吁“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团体,抑或在公共场所,每一位阳人及有困难者都需要我们的爱心服务”;并建议“特殊时期,让我们不要疏忽了在车站
望德:因着对仁慈、全能、智慧的天主的信赖,我们在挫折中不失望,失足后不灰心。虽然世途艰辛,仍怀着美好的盼望:灵魂的得救。妄望和失望是相反望德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