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向教宗提出六个充满为什么的问题,教宗的回答则富于温柔和关怀。教宗特别谴责压垮儿童与穷人的社会不义。一名20出头的男青年向教宗提问道:为什么我的妈妈不接受我?
他把小脚一跺说:“你不让我当神父,我就去当修女……”小儿6岁时,一个傍晚,领他在山上观看落日染红的天,他又悄悄对我说:“我长大了想当神父。”
我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教会的一位真朋友走了,我们不应忘记她。前段时间,曾听说并收到过佳真妮修女生病的信息,没想到在耶稣升天节前,她随同升天的主回归父家了,愿她永远安息天乡。
昆明市耶稣圣心堂于4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路天主堂为教宗做弥撒,有300多位教友参予了弥撒。弥撒后举行了摆安所圣仪。主祭刘双豪神父,岳天德神父、陈开华神父、毕胜月神父共祭。
分辨的练习是动态的:它有助于我们绝不躲在“一贯都是这样做的”背后。按照我们“向来如此”的习惯继续下去,这样做是不好的,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分辨的能力。分辨会引导我们前进。
信德网讯3月4日进德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申双英修女,为利玛窦青年志愿者进行了一天的自我认识公益讲座。申老师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从心理专业知识和信仰的两个层面引导志愿者们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着重讲解了当天主日福音中的前两个比喻,即藏在地里的宝贝和宝贵的珍珠的比喻(玛十三44-52)。
在这场大会中,旁听的斯洛伐克女青年佐尔诺瓦(ViktoriaZolnova)的见证有助于神长们进行反思:这位年轻女性在一位司铎的协助下找到了分辨的准则,从而学会如何回应她心中的灵性渴求。
徐主编的《怎样做好教会通讯员》,让通讯员们充分意识到,作为教区情报员所应肩负的重大责任;寇宏广弟兄的一席《教会新闻写作》,又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文章中的不足之处;刘玉玲女士的一堂《浅谈教会常见文稿写作》
2月13日下午,由侯应荣神父主持,会长们积极踊跃地分享了他们的避静感言,大家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在信仰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圣言是信仰生活的指明灯、方向盘,圣体是精神的食粮、永生的保证,作为一个教友每天只颂念本分经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