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叙利亚难民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在难民营地大圣若瑟年已于去年12月8日闭幕,但教宗方济各对这位圣人的关注和爱戴并未结束,而且从去年11月17日起又以新一轮的要理讲授省思这位普世教会的主保的形象。
在过去几十年来,法国哲学家勒内·吉拉尔(ReneGirard)写了一些有趣的文章,讲述了社会在无法承担责任或不愿意自我反省时,怎样采用这种“代罪羔羊的机制”。
尊敬的各位主教、各位领导、各位神父、修士修女、敬爱的张神父、亲爱的主内兄弟姐妹们: 大家上午好!
事发时也在教堂内的达妮耶修女(SuorDanielle)证实袭击者把杀害过程进行了录影。他们声称自己是所谓伊斯兰国的战士,其所作所为是为了报复西方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对伊斯兰国发动的攻击。
我想学术界和从事这样的社会公益实践的教会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本身已经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过去谈论宗教研究,谈论到宗教时,往往是一些历史、教义的研讨,处在那种比较形而上的境地当中。
第二个发言的是北京教区社会服务办公室的邓绍羲代表,他宣读了北京天主教社会服务工作的情况介绍。
在弥撒的讲道中,教宗以在礼仪中所宣读的玛窦福音中的苦难史为出发点,提醒信徒,今天所纪念的是耶稣荣进耶路撒冷,他在群众的热烈簇拥下进入圣殿,驱逐“那些亵渎圣殿及兑换银钱的商人,他们将祈祷的圣地当做买卖的场所
在继续中的变革传信部的人事变动并没有任何革命可言,而是标志着一个可能开启传信部和宗座传教善会近期历史新篇章的变化。
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北京阜成门附近的耶稣会士府邸内,58岁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另一名传教士熊三拔嘱咐了最后遗言:“我利玛窦远离故土,跋涉万里,来到中华,死而无憾矣!
是的,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个性,潜意识里都是排他的,尤其当别人的存在影响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时,更是如此,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就有是非、就有纷争……维亚奈神父生前也遇到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