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多人会集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参加本次信德年活动。 参加教宗弥撒的许多家庭一大早便来到圣伯多禄广场。在祭台一侧,恭奉着圣家献耶稣于圣殿的圣像。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这也让所有的年轻修女们惊叹老人在世俗风浪冲击下的忠贞不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
但她却说:让老人们过好年是我最大的心愿,虽然身体疲惫,但看到老人们脸上那开心的笑容,我乐在心中。
她续说,该次研讨会是紧接信德年闭幕的活动,主题是「跨越彊界:更新圣经牧民作福音新传」,与会者反省了教宗方济各颁布首份《福音的喜乐》劝谕。
在三年的传教期间,总是以救苦怜贫、疗愈疾患等慈善活动来配合自己的宣讲,他让人们谦卑诚朴,自己首先谦卑至极;他让人们互助友爱,他则率先对那些聋瞽瘸跛,身有残疾者伸出援手;他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钉十字架,借此完成他牺牲自我
故是年五月圣母月,黄公总铎不顾年事已高,带领90名教友到上海朝圣,此值黄神父90岁生日,且是第九次上佘山,的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黄神父现在虽已90高龄,但身体依然很健康,思路十分清晰。
记得参加弥撒的只有几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和几个胆怯的年轻人,尽管如此,此刻我的心还是十分激动,我终于见到阔别数十年的教友了呀!这时的他们对我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呀。
在三年的观察下,他发现精神正常的人有这样的异语,他有这样的奇恩之后仍是正常的;有一些精神错乱的人如果发生异语的现象,最后终究会被人看出来精神不正常。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对礼仪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虽然参加弥撒和公共祈祷,仅仅是参加,并不明白礼仪的含义和精神,原来认为礼仪就是礼节,现在明白了两者的区别,对教会的礼仪、礼仪年、礼仪生活、节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新年的第一天,敬礼天主之母及奉献和平的日子,教宗本笃十六世呼求天主降福2006年,让这一年成为昌盛及和平的一年。他又勉励所有善心人士追随牧童们走向白冷去朝拜圣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