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续说:「这是一个宗教界的荣耀共融时代。」
成为共融与合一的工匠意味着要重视差异,懂得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需要他人。
同样地,在礼仪中宣读相同的读经,彰显和促进了教会的共融,伴随我们每个人的旅途。我们於是就能明白,有些主观的选择,例如忽略读经或以非圣经文章替代读经是被禁止的。我听说有人读报纸是因为当天有新的消息。不!
会议总结文件共14页,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青年在当今世界的挑战和机遇,其次关於信仰和圣召、分辨和陪伴,最後谈及教会的教育和牧灵行动。
教会内的平等沟通要求始终遵循主耶稣的教导,态度谦和,彼此相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行事、说话真诚,不训斥不抱怨,虚心聆听,勇于纠错,耐心劝勉,扬人之长……若此,大家和睦相亲,取长补短,信德日进,共同为福音作见证
圣人是「天主的朋友」,因为他们生前「与天主密切共融,相似于天主,并且在弱小和受轻视的弟兄姊妹身上看到天主的容貌;此刻他们在天主的光荣美善中享见祂的圣容」。
让我们为这一想法感谢天主,因为这使得全世界的本笃会士活出与圣座及彼此间更加深刻的共融精神。教宗然后引用本笃会的座右铭祈祷、工作和学习,谈及本笃会灵修的核心。
在另一次住院期间,她在病痛中明白了这是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工具,她为这让她与其它患者共情的病痛而感恩。
在圣本笃联会举行周年庆典之际,我们要记得教宗良十三世的努力,他于一八九三年本着融合所有本笃会的意愿,在罗马创立了一个共同学习和祈祷的家;让我们为这一想法感谢天主,因为这使得全世界的本笃会士活出与圣座及彼此间更加深刻的共融精神
还有一些已结业的教友,由于工作及家庭的事情,遗憾没能来参加学习,他们争取下期一定要来,因为我们的圣经课程是循环滚动式的培育模式,每年举办两期,一届共六期课程,三年一循环,只要连续参加完六期圣经培训,经过考核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