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媒报导指互助社回报额不错后,据知多了人向各个堂区储蓄互助社查询,互助社难免要更谨慎贷款,不轻易向新社员大量贷款。不过,互助社重视成员间的关系,我们本着互信贷款”。
从这件事使我想起前几天,翻看的《神学丛书》“基督论”的第二章,有这样一段论述:“天国的来临与人的信仰有关,当人借信仰,承认天主是上主时,那就是天国来临的时刻,人的信仰可以决定天国的实现。
切利总主教也谈到教宗在文告中把人渴望交流的天性与造物主联系起来。
16世纪撰写艺术家生平的作家乔治·瓦萨利看到这10块在彼得·范·阿尔斯特作坊织成的挂毯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作品如此完美,以致让人觉得不是织成的,而是画笔画出的。”
但人所不知的就是儿媳的行为却需要自己长久地修忍耐的德行:她总是随心所欲,地里的活儿,想干就干,不想干了谁也没法说;洒扫清除做饭洗锅之类的杂务从不沾边,全推给他和老伴。
而人的需要不只在拥有,更在于发展他天赋的潜能。从人的整体发展,教宗向保加利亚新任大使谈到更深入的层面,他说:为了使人和社会能有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使这个发展包括精神和伦理道德这两个要素。
人太习惯由外表去评断人,也由于这事件,我深切明白“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的道理。在今天这个冷漠的世代,人们好需要有更多的关怀。
他祈祷恳切,让人看到他的确真心地悔改,并因此而得到了更新,这才是天主最欣赏的礼物啊!因为耶稣说过:“对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上的欢乐,胜过那九十九个无需悔改的义人。”
最近看到国内媒体和国际网路中不断登出的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照片,大片龟裂的土地,长途跋涉寻水老人的蹒跚步履,背着水桶的儿童的忧伤眼神……让人心痛难过不已。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在四旬期即将来临之际,教宗在文告中全面阐述了正义的主题:“基督的福音以积极,但同时也是出乎意料的和令人惊异的方式回应了人对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