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西枢机勾勒出一幅圣经图像﹐表达教宗本笃十六世未来与教会同在的方式﹐将如同旧约「出谷纪」记载梅瑟在以色列人于勒非丁和阿玛肋克人作战时﹐站在高冈上注视着这场战事。
教会一向追随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榜样,常常特别关照病弱者。教会透过她的个别成员和属下机构,继续侍立在忍受病苦者身旁,服事临终者,设法在他们人生这个重大时刻保持其尊严。
这份告天主子民书首先将天主子民比作若望福音中记述的拿着空水瓶到井旁打水的撒玛黎雅妇人,他们渴慕天主。因此教会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上主临在他们当中。
首先,虽然我们在这段经文中听到“我们的天父”的祷声,他是耶稣在革责玛尼山园同他的圣父情意绵绵对话的回声:“我父!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的意愿”——“我父!
(玛18:20)因着共同的虔诚祈求,孩子慢慢地得见好转,并脱离了危险。孩子平安出院后,她们全家及在医院照料孩子的亲戚朋友都加入了教会,成为主的儿女。
跟他学,学他的“良善心谦”(玛11:29),接受他除免原罪的洗礼(玛28:19),成为他身体——教会的一份子,分享他的无限救赎功劳和恩宠宝库。
在那里,拉内发现天主教哲学教授是器量极小的新多玛斯学派(neo-Thomism)的拥护者,而令他最感兴趣的则是去听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的课。
再由圣经的启示看:当耶稣基督的救赎工程刚刚完成后,“许多长眠的圣者身体便复活了,在耶稣复活后,他们由坟墓出来,进入圣城,发显给许多人”(玛27:52-53)。
(玛9:13)法律使人怕但人心中不见得服气,仅无奈而为之,逮不到我,我沾光了不正是这种状态下的生活思想?而内心的爱才能使人平安。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玛2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