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教宗谈到天主的慈悲,提供一些善度四旬期的建议。(梵蒂冈新闻网)我们不要判断别人、不要指责,却要给予原谅,通过这种方式效法天父的慈悲。
这是一段从黑暗进入光明的旅途,教宗借以再次强调四旬期的深层涵义。在强制隔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重新发现并体验到天父的慈悲。「罪过有如一层黑纱,遮盖我们的脸庞,阻碍我们清楚看见自己和世界。
皈依基督从而相信《福音》,最终的含意就是:摆脱自主的错误观念,从而发掘和接受个人需要,也就是需要他人和天主、需要祂的宽恕和友谊(教宗本笃十六世二O一O年四旬期文告)。圣诞之际,圣言降生成为血肉之躯。
(若6:63)教宗在今年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除了物质贫困,也很关注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常隐藏在人心中,使人深感痛苦,即使他有许多物质财富。偏离天主的人,永远在黑暗中行走,罪恶伴随他们。
为答复上述问题,让我们一起来默想福音的三个场景:其一为耶稣在纳匝肋的会堂开始公开传教(路四16-30);其二为耶稣在复活后与前往厄玛乌的两个门徒同行(路二四13-35),最后是撒种者与种子的比喻。
马蒂诺枢机演讲内容受到教宗本笃十六世的2007年和平文告、教宗保禄六世的“民族进步”通谕,以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社会关怀”通谕的启发。
象征和平的鸽子代际对话、教育和工作:这是教宗方济各在第55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出的缔造持久和平的三条途径。
教宗为此于本月14日发表文告,题名为《论望德,要喜乐》(罗十二12)。教宗表明,基督徒的望德绝非「简单的乐观心态」,而是明确知道天主临在于我们中间。
教宗发表复活节文告(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4日复活主日中午,在圣伯多禄大殿的宗座祭台前发表了复活节文告,然后降福了罗马城和全世界,颁赐全大赦。
1月20日,教宗本笃十六世为第四十六届世界社会传播日发表文告指出,开展社会传播教育意味着除了讲话外,还要学会倾听、默想,这对从事福传的人来说尤其重要:沉默和讲话二者都是最重要的、是教会传播行动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