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宗徒到底在那里生活了多少年,今天我们无从得知,但学者们都公认圣若望在那里写了第四部福音,即《若望福音》。同时,在那里也完成了《默示录》一书,最后在那里去世,因为今天他的坟墓就在厄弗所。
当地教友们在阅读“信德”的“进德公益”赈灾救助专版在去暴家河的山路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愉悦,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激情奔放的圣歌,欣赏着暴家河美丽的风景,吟唱着赞美天主的歌曲,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走了七八里山路,真是传福音的脚步是多么地美丽啊
几乎可以肯定,教宗会在冈道尔夫堡的夏宫度过夏天,在这段期间继续他的研究,或许会完成他第三部著作,探讨福音对耶稣出生的叙述。
在他福音的开始,路加就展示了天主圣言转化力的效果,它不仅影响到圣殿,也影响到一位年轻女子玛利亚的贫穷住所,她与若瑟订了婚,但仍与她的家人住在一起。
教宗呼吁我们通过福音场景默观爱的具象化:1)全然的关注:耶稣“全心关注人、人的忧虑和痛苦”,祂是“厄玛奴耳”,亲近生活的破碎。2)无条件的友谊:“祂将我们当作朋友,显示天主的亲近、怜悯和温柔”。
在《马尔谷福音》中,巴尔提买的呼喊“耶稣,大卫之子,可怜我吧!”(47节)已成为我们也可以使用的、东方传统非常著名的祈祷:“主耶稣基督,天主之子,可怜我罪人!”
但具体实践福音肯定还会有许多难题,我们既然听从主的召唤,一定义无反顾不再回首。”修生这番内心表白,使我联想起半年前认识的一位山西榆次教堂小修院备修生赵鸿罡来。
这点是令人担忧的,也是身负传福音使命的教会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隐痛。
白天骑自行车,带上一本圣经,到各城镇、各乡村传福音。仅一年多,我就传了一千多人领洗进教,一个聚会分享的教堂已成了燃眉之急,于是我找到了大队支书,要求一块教堂地皮。同时我们大家一起祈祷,望主开恩成全。
教宗方济各则送给奥巴马一份《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和一面描绘和平天使的徽章。徽章出自艺术家圭多·韦罗伊(GiudoVeroi)之手。奥巴马表示,他将阅读宗座劝谕,好能在沮丧的时刻获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