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避静特邀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的马灵佑神父带领,教区全体神父、执事、修女参与了避静。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每天1小时的个人操练和每周小组集中分享,教友的个人灵修大幅度提高。拉近了她们和天主的关系,使她们懂得了在万事万物中找天主。
在神父的讲道中,教友们懂得:在缅怀亡者的同时,更应该为所有的炼灵祈祷。
信德网讯11月是炼灵月,教会借着耶稣给予的权柄,赐予大赦,为炼灵得大赦。
这样的关心,表现出教会更全面的牧灵关怀,那是教会从一开始直到现在,一直在许多工作上努力去做的。
而对宗教信徒来说,宗教信仰,能获得人生的启示,人生的终极关怀,因此就是一种权益,而不是义务。总之,任何精神信仰必须包含人生终极关怀的元素,才能演化为信仰者的一种权益,而不仅仅是义务,才能永生不灭。
因此,萨特想要强调的是距离感越近的人,生活越近的人,关系越密切的人有时却更缺乏理解和关怀,也就是说更需要爱德。
事实上,「献给天主的祈祷,以及对穷人和受苦者的关怀,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因为在服务穷人时,上主降福我们,祈祷得以实现。关注穷人绝非易事,但这是把个人和社会生活导入正确方向的必要条件。
在护理中,重要的是让病患不感到自己是个负担,而是“有亲人的关怀和重视。在这项使命中,家庭需要得到帮助和适当的途径”。
她开门见山写道:「《爱的喜乐》宗座劝谕的出版引发了神学家、哲学家、牧者和平信徒的不同反应与讨论。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这份文件是否符合教会在道德与圣事方面一脉相承的教导,或者它构成一块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