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由上而来,我们却倔强地趴在地上寻找;智慧的真起点是切愿受教(智6:18),我们却喜欢哓哓不休地毁人不倦;智慧的肇基是敬畏天主(箴1:7;9:10),我们却喜欢崇拜偶像;智慧的泉源是天上天主的言语,她的道路是永久的诫命
一个对人而言抽象的神明,我们又是从哪里知道天主的属性呢?正如有个门徒就问过耶稣类似的问题,希望能了解那位不为肉眼可见的天主。斐理伯对他说:主!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耶稣回答说:斐理伯!
上主知道后,又向撒殚称扬约伯的正直和敬畏天主,撒殚回答:那只不过是为了保全性命,人都可以舍弃一切的,若你打击他的骨和肉,他必定会诅咒你。于是天主说:任你处置他,但要保留他的性命。
自胡国临神父来到这里后,经常为这里的人民祈祷,天天在人群中间宣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又经常到人家中与人交流,帮助干活并出钱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教小孩子读书识字等,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问:这几天青年服刑人感受到最多的正是希望,对他们来说这次会晤是一种安慰。他们很年轻,有些人甚至因非常严重的罪行而被判刑,他们期待这次相遇,向教宗做了见证。答:是的。
再者,其它机构也存在侵犯现象的事实,并不能用来做辩护,因为教会内的侵犯「与教会团体的本质背道而驰,它是对司铎牧职的恐怖扭曲,而司铎的天性是增进人灵的益处,奉之为最高目标」。
丈夫喘着粗气说:“算了,把人带下去更不得了!”原来他只顾开车没看清,这是一个5米高的悬崖,下面是采石场的工人宿舍,我想,放弃车事小,砸坏房子再带出人命,那我们一家就完了。
在“第五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期间,曾有好多神长教友所介绍的福传先进经验,让人特别感动,每次回想起来,仍会受到很大的鼓舞。
君不见,60后、70后、80后,哪一个不是在初为青年时就迎来一通上辈人的批评?再向上追,对青年的评价也大抵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换一个说法来表达罢了。
哲人察看世事时,在四点上看出谦卑人是智慧人:他是受教的;他回避不必要的争端;他不落入自命不凡的膨胀中而丧亡;他行走安全而又稳当的路,面向持久的尊荣和进步,基于认识他自己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自命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