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宗教有责任陪伴人类寻找生命的意义。宗教帮助人类明白人的中心不在他自己内。我们应该寻求至高者,关注我们身边的近人。
基督对我们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粮(若六35);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七37)。教宗总结道:耶稣的话对我们众信徒是一项挑战,激励我们明认凭着给饥饿者食物吃及给口渴者水喝,我们才能与天主建立关系。
他们在照顾生命时,特别关注人,而不是机构」。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建立「和谐、交流、和平、团结互助、对话、合作,以及友爱」。
生命如此美丽,即使处在恶劣境况中依然美丽。这就是人的尊严,与耶稣同等的尊严!耶稣生於贫穷,度过了贫穷的生活。教宗说:我知道你们常常遇到利用你们的贫穷的人,但我也知道你们拥有发现生活之美的态度。
教宗对此表示:我们的会晤是一次喜悦的机会,它使我们加深了相互友谊,在针对与教会和整个社会生命有关的重大问题上,找到共同的观点。
(雅2:19)可见信心并不等于只是事不关己的点头认同,而是一种生命的关系,是人对天主有正确的回应。如何去回应?
《心的倾诉》感人至深,亦发人深省: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与世长辞,我们有太多的为什么,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梦想……但有多少人是为了主耶稣而活,为了道路、真理、生命而活
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就是我们效仿的榜样:她俯身照顾被丢在路边的人;她接纳每个生命,无论是未出生的还是被遗弃与丢弃的;她让世上有权势的人听到她的呼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制造的贫困罪行。
对他们而言,教会是一个守护生命的停车位,他们依靠所有可能的保险得过且过。不过,这些停滞不前的基督徒让我想到儿时的一件事。那时祖父母对我们说:‘你要当心不流动的水,那不流动的水会最先腐臭。
慈悲禧年结束了,我感慨万分,我愿意把在这一年中,我家所经历的一个生命的奇迹介绍给大家,以彰显天主的无限仁慈。经上说:压弯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可见天主珍惜每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