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一波波的示威行动,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出迫切呼吁,他表示分担伊斯兰教朋友因信仰受侮辱的心境,他也再次强调了言论自由权。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来到这个鬼地方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为什么?”
教宗在200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特别提出“施比受更有福”——当信友响应自己心中那个为他人奉献,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念头时,内心就会体验到深刻的满足。
“你们要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谷16:15)传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遵奉主基督的命令。“人若不信,怎么呼号呢?从未听到,又怎么信呢?没有宣传者,又怎能听到呢?
那时,她讲她的,我全当没听见,这耳朵听,那耳朵出,有时,还真有点儿不耐烦,嫌她絮叨,说实在的,我当过兵,当过乡镇干部,受“人是猴变的”“人定胜天”等等思想的熏陶,对天主教的印象很不好,因此,她娘几个在一起念经
由薛建刚神父主礼,朱才龙神父共祭,约700多位教友共聚一堂,一起颂谢、敬拜给我们无数恩典,时常宽恕我们过犯,替我们受死的君王——耶稣基督。
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那一天下午,我反复地在想,神父怎么对圣经那样的熟悉?竟给我开出了灵性生命的灵丹妙药!
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尤其针对今日和未来人类迫切紧要的需求提出一种全面观点。我觉得,在一种极为不稳定的形势下,人类把教宗方济各看作是一个能帮助他们找到方向,找到有参照性讯息的人。
教宗说:比起先知们,耶稣的宣讲更着重於悔改的内在幅度,使整个人都投入其中,好成为一个新的受造物。耶稣在邀请人悔改时,并没有充当人的判官,而是接近人,分担人的处境,与他们同行、同住、同吃。
‘俯身亲近’受苦者和病患正是慈悲美德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每一个全心全意全灵为病患和受排斥者服务的医疗人员都领悟了慈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