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骑自行车去沙渠堂里做弥撒,教友不到20多位。晚上骑自行车去黑疙瘩卯堂里做弥撒,这里的教堂很小,村庄也很小,但是来参与弥撒的教友很多,堂里几乎跪满了教友。
几座历史悠久的教堂简介重庆市民生路若瑟堂———闹市区中的静地若瑟堂钟楼该堂始建于1879年,1893年建成,奉圣若瑟为主保。
10年来,北京南堂经常有一中年盲人男子,被比他小几岁的妇女拉着排队到祭台前领圣体。今年3月10日南堂组织避静,笔者认识了这位盲人教友,并与他做了简短的交谈。得知他信教前后点滴情况,感触颇深。
谈到校牧的职能,赖神父打比方说:假如把学校比作一个堂区的话,那么,这个堂区的牧灵工作就归我管。校牧的主要任务是规划、整合学校的牧灵福传工作。在天主教大学里,大致可分为内外两大区块。
不过,回家一干起活来,她竟把信主的事放在了脑后,一次教友又找到她说:你怎么不进堂、不聚会?进堂干什么?刘玛利亚问。敬拜天主,得天主的祝福和恩典。教友解释道。
当晚大城堂区副本堂神父葛存柱在本村教堂为老姨举行追思已亡大弥撒。接下来的的五天时间里,前来守灵和吊唁的亲友络绎不绝,大家聚集在老姨遗体前祈祷。
2011年12月10日,我接到郭义保神父从保定总堂打来的电话:12日保定福传小组和邵家庄堂区代表一同去峦头村传教。
1996年,韩国教会正式往上海派神父,但是不能公开做弥撒,因为当时上海教区只有英文弥撒(巨鹿路君王堂),韩国信友团体要求有独立的韩语弥撒。
五家庄主教座堂内悬挂灯笼,神长教友为主教祈祷上午9时,唐山教区主教方建平主礼,在五家庄主教座堂为11日去世的刘景和主教举行追思大礼弥撒。
另外,教务工作鼎盛时期只有十多年的时间,1952年全面停止,直到1993年复堂,在此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从未有神职人员来此地活动。经过文革,数百位教友严重遗失,以致复堂时只有十多位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