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函最后指出,耶稣的一生是一所人性成长的学校,信友们可在其中认出对我们有益的每一步,以及我们的不足,从而满怀喜乐地迈向天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最后,大家在堂院里集体合影留念,茶歇互相沟通交流。此次复活节家庭信仰见证分享会圆满完成。(原载:北京南堂;信德网编辑)
最后,教宗感谢那些在他住院治疗期间为他祈祷的人,并恳求“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尤其是在饱受折磨的乌克兰、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缅甸、苏丹,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最后一天在教区吴钦敬主教的主持下召开全体司铎大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就教区的牧灵发展、教务安排、机构建设等建言献策,主要机构进行了述职,会场气氛融融,团结祥和。
最后,教宗祝愿这段共同经历的兄弟情谊与祈祷生活,能“巩固他们作为多明我会会士彼此间的共融连结,并激励他们越来越圆满地活出作为默观宣讲者的圣召”。
基督徒都知道,死亡是走向父家的最后一关,可是,离这个“家”越近,心里越发不安。古人也感慨: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敢问来人”,因为好久未回的“家”发生了些什么变化我们不知道,生怕心中的美好被提前打破。
2005年春节期间,福传员常到北格敬老院看望、照顾一位年逾九旬的孤寡老妇。她姓董,是一位老教友,因为多年未办告解,所以人们十分关注她的灵魂。福传员提上乳品、糕点等,屡到敬老院安慰、劝导她。
年轻帅气的翁德光神父他的朋友和同学深深怀念他,记得他是一位善良且充满同理心的朋友,在牧灵工作中慷慨分享自己的一切。他的坦率与幽默感打动了无数人,而他那洋溢喜乐的笑声总是令人欣慰。
如果一位无神论者对你说他不信天主,即使你把图书馆里有关天主存在的书都读给他听,也证明天主存在,他不会有信德。但是如果你在这位无神论者面前作出言行一致的信仰生活见证,那么他心里就开始起变化了。
李成富是一位敬主爱人的虔诚教友,常感到基督的爱催迫着他,他看到官村堂区方方面面落后的状况,带头捐款捐物,扶贫济困,为教堂改善环境做了很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