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是建基於承认「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遭受折磨者,所有喜乐与期望、愁苦与焦虑,也都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期望、愁苦和焦虑」[1],教会建议要就我们这世界的难题与全世界人类大家庭交谈
因此,教会表现得像耶稣那样,她能抓住本质,把生活的意义和喜悦传递给她的子女,因为基督徒必须是慈悲的。教宗说:她不教授爱和慈悲的理论,不在世上传播一种哲学思想或一条智慧之道。
10月15日星期六在梵蒂冈将举办「新福传者推动新福传—天主的道逐渐发扬光大」会议,这项会议由圣座新福传委员会举办。
而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又都是外教人,教友们如果只是在闲暇之余去福传,简直是杯水车薪。我走访过很多的教友,当谈及曾否利用机会向外教朋友介绍信仰时,他们大都摇头否认。众多原因之一,没有福传意识。
这些都需要我们大家百倍警惕,而在荣主益人的信仰生活中绝对不要向后看,免得自己也和罗特妻子一样,立即变成盐柱!
二、基督和诸圣善表救主耶稣当时就是以言传身教的行动,见证自己的福音,他屈尊纡贵,从天降凡,与劳苦大众共同承担生活的艰辛,在极贫贱的环境中与养父一起从事木匠工作。
一到晚上便极其疲倦的情形下,每晚总是拿着一本书坐在儿子旁边默默阅读,直到儿子做完功课才肯离去歇息……故事的情节当然很多,但大都不外乎儿子如何无礼,如何向继父发脾气,而继父仍是慈祥和蔼一忍再忍从不动怒也不责斥,且对他生活学习及日常所需体贴入微及时供应
基督徒应当离开自己舒适的生活,走出去跟随耶稣。教宗向青年写道:「耶稣也转目注视你们,邀请你们走到祂身边。亲爱的青年,你们可曾看到这目光?你们可曾听到这声音?你们可曾感受到这敦促你们踏上旅程的动力。
教宗感叹道:多少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从未经验过爱抚,爱的关切,或者温柔的举动。圣诞节催促我们给予他们这样的关怀。教宗然後指出,在我们的时代,尤其在欧洲,我们目睹了圣诞节的意义被扭曲。
这样的默观只有变为实际的生活行动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所谓实际的行动是指每个人要脱离罪恶,接受天主赐给的恩宠,从此接近天主,天天努力走成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