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某县水利局的院墙上赫然写着一句惊人的话“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当时看了很不理解,真的有那么严重么?
教宗在这一次的要理讲授中谈的是天主圣神,称圣神是祈祷的导师,他并指出,要学会做天主的朋友,怀着信赖的心呼求祂。 教宗对如何向天主祈祷的反省非常切合实际,从天人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入手。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说:「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并要还要做比这些更大的事业,因为我往父那里去。」(参阅:若十四1-12)教宗阐明,这段福音章节指示了通往天父的道路。
和天主初次相识是我的孩子上初三准备中考的那个春天。在孩子人生第一个关口上,我的望女成凤的心也随之悸动着。
我们要问自己,在我们的宣讲及做基督徒的整体面貌中,到底出了什么错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因此教宗强有力地呼吁:我们该找到信德和行善的新决心,该当有忏悔的能力。我们该尽一切努力培养司铎,使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的确,教宗的要理讲授从本周三起进入一个新主题,即陪伴信友信仰生活的信经。教宗说,宣誓我信唯一的天主意味着在忘记天主存在的社会中不怕逆流而行。 教宗的要理讲授先从信德之父亚巴郎谈起。
穷人是“教会旅程的中心”。教宗指出,今天的疫情灾难使穷人进一步增加,需要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来对抗世界范围的病毒,而非只顾部分人的利益。
《文件》提到公教教育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指出堂区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传教使命,因为这项工作经常缺乏效率和活力,在要理讲授方面尤其如此。此外,移民青年的现况、各种形式的侵害、丢弃文化也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悔改,就要追求崇高的基督信仰生活,信赖生活的福音:耶稣基督。”因此,基督是悔改的最终目标,也是悔改的最深刻意义。基督是道路,所有的人都受召走这条道路,接受基督的光照耀。
除了不平等和歧视外,现在又加上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实际困难,无法保障保持距离的“安全住所”、“用于消毒的产品”和赖以生存的“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