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调:「没有十字架,基督信仰就不存在。我们不可能独自走出罪恶。」十字架绝非放在祭台上的装饰品,而是天主爱的奥迹。 当天的弥撒读经一选自《户籍记》,讲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时,埋怨天主和梅瑟。
教宗说:要是我们相信且知道祈祷,认识上主并能聆听祂的圣言;要是我们感觉到祂的临近并在弟兄们身上认出祂来,那是因为在我们之前已有别人活出信仰,并将信仰传递给我们。
老人就座后,做了比较详尽的自我介绍:他家在农村,就在他们村子教堂附近居住,他虽然没信教,但却喜欢学习、追求真理、钻研信仰,常看教会书报。
答:在教会历史中,从最早的耶路撒冷信仰团体开始,基督徒在迫害下四散到各地;凡是基督徒到达的地方,他们就建立新的信仰团体。
已经受过洗礼的教友在实际度信仰生活、参加弥撒、办告解的次数上减少,以及对教会缺乏归属感,只是西方社会迷失方向的一些记号;但是,在这个社会中,对天主的渴望并非不存在。
基督信仰就在于此种重心的转移。然而,圣诞节的商业化恰恰是个相反的标记:马槽的价值被世俗化了。与此类似的还有教会建制的政治化或利益化,信仰生活的迷信化或盲目化。
教宗本年社会传播节文告题为《社交网络:真理与信仰之门;福传新空间》(暂译),表示应把信德的友好光芒带入社交网络,当网络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份时,使用者须具包容的态度去面对此趋势,教宗又唿吁信徒应善用社交网络福传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9月11日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时说,我们是教会的一员,教会在信仰内生育我们,就如母亲生育她的子女一样。这是教宗恢复在信德年内的有关教会的要理讲授中发挥的思想。
教宗还说:在信仰旅途中我们都经历过不安、迷失、甚至怀疑,但我们不应该被吓倒,而要始终信赖天主和近人的帮助。 《天主教要理》告诉我们诸圣相通功有两种含义:一是圣物的共有;二是圣人们之间的共融。
这段读经的主角是经师厄肋阿匝尔,他选择了为信仰致命而不是背弃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