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教育,中国缺没有奥数和各种培训班的童年。中国的应试教育正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幸福为代价。 中国不缺德,中国缺德行。德之不行,永远只是空洞的训令。
「这来自对永生和诸圣相通的奥迹的信德,」教宗说:「这样的信德充满希望,因为也受到天主圣言的光照。」 接着教宗以当天礼仪中诵读的欧瑟亚先知的话,来反思「逾越三日」,这两千年来教会信仰的中心。
教宗也引述了几位古代神学家对这一奥迹的论述。他说,不仅童贞圣母享有这一圣宠的极致,天主也把这个恩宠赐给我们,我们必须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一如圣保禄所说,天主预先选定我们做祂的义子。
教宗在写给蒙森沃•帕辛亚枢机的感谢信中最后表示:您作为非洲教会的儿子,让我们再一次体尝到,恩赐的交流是教会共融生活最美好的一个经验,地理和文化差异在教会内以奏交响乐的方式表达了在基督奥体内合一的面貌
这十位圣人分别是:1、圣多默宗徒;2、圣方济各·沙勿略;3、圣女小德肋撒;4、圣女玛大肋纳;5、真福若望·脱利奥(1816);6、圣董文学(1840);7、圣卢廷美
教宗表示:「为此﹐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好使祂的门徒能内在地拥有祂的爱﹐并与祂结合成为一个身体﹐在世界上延续祂的救恩奥迹。」人们意识到耶稣不是他们先前期待的﹐在地上为王的默西亚。
教宗表示:「为此﹐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好使祂的门徒能内在地拥有祂的爱﹐并与祂结合成为一个身体﹐在世界上延续祂的救恩奥迹。」 人们意识到耶稣不是他们先前期待的﹐在地上为王的默西亚。
在这个欠缺有关基督奥迹培育的时代里﹐他们要受到职务性质所需的培育﹐强调独身生活的重要性。
11月22-23日,在两天的培训中,袁树国神父以圣经为本,结合圣教法典、梵二大公会议精神及教宗通谕,深刻阐述了圣教会道理和感恩祭(圣体圣事)的奥迹及圣体圣事的神圣和重要性。
教宗继续写道,人类所承受的痛苦可从基督受难、死亡并復活的奥跡中汲取光明的意义和满全。最后晚餐中,耶稣屈膝为宗徒们洗脚。借此举邀请他们进入同样的爱的逻辑,特别是向弱小者、有需要者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