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天主渴望我们能辨别他是谁,就如同父母期盼孩子注视自己一样。这就是对天主的敬礼,承认天主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是他的子女。
(若15:16)再一点我想告诉你们我的信仰体验,记得我小时候,你祖父母晚上睡觉前关起门,让我跪在旁边,同他俩一起祈祷。他们常说:“三个人在一起祈祷,天主就在我们中间”。
在主礼唱或念集祷经静默片刻时,我们要想一想求什么,然后同教会一起因耶稣之名向天父祈祷。我们内心可默默随着一起向天主祈祷。读经时要坐下,用心聆听读经的内容及其意义,不要评论读的怎样。
这位耶稣会的教宗正试图仿效他过去的同会弟兄们,他们相信,只要有勇气迈出一小步,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她对我的影响不仅在于她从专业角度同我分享她对皈依的理解,更在于她那似乎永远不会耗损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天主深深的恩宠。尹玮玲让我看到恩宠,让我接触和感受到恩宠。不久后就准备出国研修神学。
我在天父面前屈膝——上天下地的一切的家族都由祂而得名——求祂依照祂丰富的光荣,借着祂的圣神,以大能坚固你们内在的人,并使基督因着你们的信德,住在你们心中,叫你们在爱德上根深蒂固,奠定基础,为使你们能够同众圣徒领悟基督的爱是怎样的宽广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辨,他觉得天主正在鼓舞他走上一条新的福传之路,他用这句话来总结:“同非洲一起来拯救非洲”(《作品》,2741s)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洞察,没有包含任何殖民主义。
通常,同饥饿做斗争、抵制非正义等,越来越多地替代了宣讲福音和传教服务的基督信仰特征。更有甚者,有时被贯以宗教相对主义(所有的宗教最终都是一样的)。
可是,当我们读经时,耶稣千真万确地同我们在一起,只是我们有耳不听,有眼不见罢了。所以我们应发活泼的信德,相信耶稣在圣经内给我们谈话,我们要洗耳恭听。
信仰的理解不是出自逻辑的推论与设想,而是在同天主的来往中的体认和发现。“请你们体验并观看,上主是何等的温良与慈善,投奔他的必蒙祝福”(咏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