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中继续援引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指出,我们采用‘传教士’一词来形容所有受洗的人,借着洗礼每位天主子民成为门徒,皆以传教为重的。
一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海到对岸去罢!他们遂离开群众,就照他在船上的原状,带他走了;与他一起的还有别的小船。忽然,狂风大作,波浪打进船内,以致小船已满了水。耶稣却在船尾依枕而睡。
他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激发和唤醒青年的牧灵意识,通过个人和团体与耶稣基督相遇、制定具体的牧灵福传计划承担起基督门徒的角色,并激励青年将做基督门徒视为改变巴拿马国家面貌的途径。
他表示,本次会议旨在激发和唤醒青年的牧灵意识,通过个人和团体与耶稣基督相遇、制定具体的牧灵福传计划承担起基督门徒的角色,并激励青年将做基督门徒视为改变巴拿马国家面貌的途径。
耶稣复活后委托给宗徒一个使命: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付洗(玛28:19),同时向他们许诺: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
今天,在我们的时代,文过饰非,笑贫不笑娼,只求成功忽视真道……我们几乎听不到“天主的先知”的声音!
当天的福音记述,伯多禄问耶稣跟随祂的门徒将得到什麽回报。这个问题是在耶稣告诉富贵少年去变卖一切施舍穷人後提出的。教宗方济各从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对话展开他的弥撒讲道。
耶稣在他的公开生活中,借着治愈病人、驱魔、复明瞎子等等,就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信德,使他们与天主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尤其是他的门徒们。
这时,我们选择了部分,而非整体,属於这个或那个团体,而不是属於教会;成为局部的‘拥护者’,而非同一圣神内的弟兄姐妹;成了‘左派或右派’的基督徒,而非耶稣的门徒
礼仪中选读的福音记述耶稣和门徒们前往耶路撒冷的情景,耶稣在他们前头走(谷十32-45)。教宗表明,这幅图像也是我们这次枢密会议擢升新枢机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