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真正的皈依,而是在阻止主耶稣激发我们的生命。另有些人把天主贬抑为一个虚假的偶像,使用天主的圣名为自己的利益,甚至仇恨和暴力辩护。
教宗表明:那使我们能在彼此共融中成长的,是我们个人和团体的皈依,以及我们逐渐按照基督的旨意,日益在祂内生活。然而,一些虚假的共融模式非但不能促使基督徒达致合一,反而违背了合一的本质。
因为他们见证了耶稣带来的救恩,都因了这救恩而皈依,让自己获得救赎。耶稣在湖边显了捕鱼奇迹,伯多禄一见这事就向耶稣说:‘主,请祢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路五8)。
会议结束时,老秘书曾敏回顾了本队发展壮大走过的6个春秋,重温了老主教鼓励他积极福传的谆谆教诲,分享了他以两年时间为原宝鸡党校住养老院的老人定期送豆腐乳而终于感召使他愿意皈依的过程,总结了先施善再传福音的福传规律
他先于1月19日讲述罪人达味的成圣之路,然後在5月24日省思《伯多禄前书》第一章10-16节,称之为「成圣小品文」,并由此提出成圣的四大要素:勇气、希望、恩宠、皈依。
声明继续写道,我们的错误或疏忽引发痛苦和困惑,破坏教会的共融,阻碍皈依,使希望破灭。主教们因此承诺要寻求真相和正义,弥补受害者的损失,学习研究追究罪行的法定时限,不让时间的流逝成为惩罚责任人的阻碍。
教宗最后勉励这些基督徒企业家和管理人员,要像最初的使徒团体那样与耶稣同行,走上皈依和仰赖上主作见证的道路,让祂启发和引导当代社会秩序的成长。
一位英国出版人──玛公·梅哲礼(MalconMuggeridge),他本来没有信仰,但在见过德肋撒修女后,被她那种基督徒的芳表所感动,而皈依了天主教。
为此皈依教会的人在当时非常的多。
洗者若翰宣告上主的来临,劝人悔改皈依。许多人从犹大全境、从耶路撒冷和约旦河周围地区赶来听他宣讲。许多人猜想他就是默西亚,但若翰亲自斩钉截铁地告诉人们,他只是被派遣作基督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