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上主天主用那由人取来的肋骨,形成了一个女人,引她到人前,人遂说:这才真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她应称为女人,因为是由男人取出的。为此人应离开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为一体。
这些宗座学府的宗旨就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一九七九年颁布的《基督信仰的智慧》宪章中所说的:借着科学性的研究来培养并促进学府本身所传授的学科,尤其要深入认识基督信仰的启示以及与之相关的学问,有系统地阐述信仰启示的真理
参与之后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深切感到信仰之下,婚姻圣事之结合,乃天定数尔,非人力所能摧之。为此我将结合自身婚姻的心路历程从初识、崎岖、悔悟、审视、坚定、信德与生命等六个角度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宗方济各在拜苦路礼仪结束前﹐简短地表示:「耶稣的十字架﹐是天主藉以答复世界之恶的圣言。有时候﹐天主似乎对恶缄默不语﹔事实上﹐天主发了言﹐作了答复。祂的答是基督的十字架﹐这是一句爱、仁慈与宽恕的圣言。
接着就是:哪个天主是在耶稣基督身上自我启示的天主,在人的面容上体现出的天主和是爱的天主,也回应了人一向提出的重大问题,人的永生和他的归宿的问题。
他的道路是历尽苦难的道路,却是走向永生的必由之路,并且让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我们都是罪人。我们要想得救,就必须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耶稣,用我们的一生来感谢天主,用我们的一生来承行天父的旨意。
圣言永远长存,引我步步前行,听信圣言之人,得享永生光明,但愿一心为主,宣讲天国福音,因能爱主畏主,永远虔诚从主。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所谓永生,指的就是天主赐给人的神恩,就是在现世便与天主共融,在来世则更进一步与天主生活在圆满的共融中。基督以他的巴斯卦奥迹为我们敞开了永恒的生命,而信仰则是抵达永生的途径。
教宗府讲道神师帕索里尼神父在圣座四旬期避静的第四场默想中强调,天主没有等到我们死后才赐给我们永生,却在此时此刻就已经赐下,只要我们领受祂的圣神即可获得。
他创作的《年轻的心声》旨在告诉听众,年轻人是福传事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切愿年轻的生命雷厉风行变成耶稣勇兵,献身荣主救灵誓为福传尽忠,引导万民归正获享天国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