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特稿:在基督复活的光辉中见证神圣慈悲
2016-04-03

「正如圣经所载」这句话(格前15:3-4及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特别指出基督的复活应验了这些预言。逾越奥迹有两个层面:基督藉死亡救我们脱离罪恶,藉他的复活使我们获得新生。

专访:金鲁贤主教去世三周年 神长教友深切缅怀
2016-06-24

梵二会议召开很多年后,我们大陆教会才有跟进。在金主教的支持下,上海教区开始最早的中文弥撒,为推动礼仪改革,印了很多中文弥撒经书。

巴黎外方传教会史及精神
2023-07-05

四川会议一共10章分开97条用拉丁文写,后来译为中文,百多年来影响中国的牧民工作,直到1924年的上海会议

新春特稿:拜天、拜年、逾越
2013-02-08

把这个尴尬加上引号,是由于它只是表面上的,而不是实际上的尴尬,因为处处流露着和谐精神的中国文化,与时时表现出大公精神的基督信仰,在这件事上其实不但没有冲突,反而十分协调。

罗马:隆巴尔迪神父说“英国人民专心聆听教宗的讯息”
2010-09-21

在这4天繁多紧凑的活动中,他不仅怀着慈父的爱探望了英国天主教信友社团,同时也与英国政治界、其他宗教人士特别是与英国圣公会的领袖和教徒会晤,一同举行了充满大公精神的祈祷聚会。

圣神修院的培育使命
2019-05-22

神学训练亦应包括大公主义、宗教交谈、礼仪和教会法典。

圣神修院的培育使命
2019-05-22

神学训练亦应包括大公主义、宗教交谈、礼仪和教会法典。

圣神修院的培育使命
2010-12-23

神学训练亦应包括大公主义、宗教交谈、礼仪和教会法典。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所有收支,均在“牧灵通讯”公开发表,每年收支报告,均由专业核数人士核对,以示大公。1991年起,团体引进礼仪本位化的第一步,即在农历新年主日,举行“祭天敬祖”礼仪,以加深海外华人之认同中国文化传统。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1978年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共产政府对天主教持更开放及容忍的态度,1980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安排了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的第三次会议,做出以下决定:  「为了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适应中国圣教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