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冬,圣诞节快到了,她忙碌着在教堂里布置圣诞马槽,当时缺少做雪花的棉花,便叫儿子去某个教友家里要,她儿子问:这么冷的天哪里有棉花?她自信地说一定有。果然去后,那家人正在门口晒棉花。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所遇到的基督是个善牧。这个阶段的一切全在我们负责地掌握之中,是圣保禄所说的悦纳的时候、救恩的时日(格后6:2)。
当我找到老人的住处时,他正在院子里整理捡来的废品。看到神父到来,老大爷忙放下手里的活,把我让进屋里。屋子黑洞洞的,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在我们灵性生命里,有几个致命的诱惑不得不提防。第一、反正天主是仁慈的这是很多教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且大部分是在犯罪得罪天主之后说的。
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枢机接受本梵蒂冈电台访问时肯定了这一点﹐谈到他出席了英国圣公会领导人坎特伯里总主教贾斯汀•韦尔比3月21日的就职典礼时﹐科赫枢机表示: 答:我对新就职的圣公会坎特伯里总主教韦尔比的印象非常良好
附近没有固定的教堂,神职人员也少,隔三岔五会有神父到不同的村子去,在教友家里举行弥撒圣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三里五村只要有神父来,不管刮风下雨、道路泥泞,还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我都会跟着家人跑几里路去望弥撒
为教友来说,这样的课程虽然有些深刻,但让教友们充分了解到基督信仰的优越性,老子在《道德经》里所没有讲明的道,却在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之上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托尔斯泰11.圣经是全世界空前绝后、最好的一部书……——狄更斯12.在这本令人敬畏的圣经里,蕴藏着奥秘中的奥秘。
人生需要独处,需要面对不洁之欲带来的各种痛苦去省察思考生命里的每一份失败与收获,在缤纷多彩的日记上填补所有的空白,让岁月用感恩的方式去充实、升华那份追求的圆满。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刮风下雨,她都毫不动摇去两三里路远的教堂望弥撒。虽然我从小受她的熏陶,但我却不热心。小时侯怕她,无奈地跟着去,长大后,有了工作,离信仰距离越来越远。即使后来教会开放了,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