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首先「以教会和许多穷人与身心疾病患者的名义」向爱德传教小修女会的修女们表达感激之情,指出她们在学校、安老院、经堂和残疾者中心的工作具备双重圣召:传教与服务。
傅主教教导我们,传扬福音就是要为社会做贡献,在过程当中体现天主教的社会价值。
然后,修女们在社区里四处寻找、询问,却一无所获。我们开始忐忑不安,我站在修女家门口,几乎要破门而入之际,一名在会院墙外察看的修女发现有扇小门没关,我们进去后发现拉斯基耶蒂修女和普利奇修女倒在地上。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秘书长郭金才神父(2006年10月14日星期六)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季节,历经营15年耕耘、15年创业,信德社迎来了自己人15周年的生日。
同时,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是基督教的传统,因而随着《信德》的发展,其关注世俗社会问题的文章也呈上升趋势,基本与版面内容的增加成正比。
驻香港的省会长林仲伟神父〔图〕在台北接受天亚社专访时表示,他期盼在十六天祈祷活动里,促使更多青年信友,「认识、恭敬、再跟随」圣鲍思高,进入修道生涯,继承这位意大利圣人留下的青少年教育使命。
从落实宗教政策以来,光启社、“信德”及其他教会组织出版了成百上千种圣书,以及多种报刊,可以说基本满足了神长教友的需要。
他对天亚社说,起初不愿意参加评选,不过有毕业生跟他说,这样能让更多人认识天主教教育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我觉得这说法也对,所以就答应参加了」。 常与草根阶层同行的甘神父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获得提名。
(录自傅文辉译:《旷野之声》,台湾,光启社,1980年,7页。)
他描述了这个长达30页的文件说,这是从2011年2月一个关于学习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社会通谕《天主是爱》的研讨会中总结出来的,商业领袖们寻求在慈善的美德中成长,成全天主对他们的召叫上,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