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学习如何带着爱忍受痛苦,教会宣讲伦理规条和罪,但是加勒度说:唯一的真罪是“不信、不希望和不爱”。在此,他修改了圣奥思定的名言“爱天主而行你所愿者”说:“不要忧虑你应做什么。应忧虑如何去爱。”
教宗说:“我为受害者祈祷,我也在精神上与遭受如此严重天灾的人们同在,为他们祈求天主减轻他们的痛苦,赐予他们勇气面对这逆境。我肯定,许多人,尤其是教会机构,一定会关怀、支助他们。”
这个年龄段好奇心特别强,茶前饭后喜欢听家里人拉闲话:谁家干了什么坏事得了什么报应啦,某人因为不遵守教会规定而附魔,人下了地狱有多么痛苦等等。
原来圣人是快乐的,虽然他们不断为世界痛苦着;原来圣人是幸福的,因为天主那丰盈满溢的爱不断通过他们流向人间。
不少圣人都有哭泣的恩典,重复了耶稣的感情,他在世上的最后时日,在朋友拉匝禄的墓前,看到玛尔大和玛利亚的痛苦以及对耶路撒冷的预见,并没有抑制隐藏自己的哭泣。
在那段时间内,老神父经常遭受莫名的批斗,承受了很多身心痛苦。文革开始后,1966年9月,75岁的老杨神父,先被遣返至范圪垯,后回至没有教友的杨官庄老家。
因此,教会“必须以各种方法推行牧灵工作”,除了祈祷,也要“关怀”那些处在“痛苦之夜”的人。教宗说:“教会应是让人获得望德的场所,那里的门必须常是敞开的,人们从中可以得到慰藉和鼓励。
他说:“50多年来我们走了很多路,但为恢复共融的关系我们还有许多尚待完成的工作,例如否认我们所渴望的圆满兄弟情谊仍令我们痛苦。
他们痛苦忧伤吗?你们给他们安慰吧!他们迷惘徬徨吗?你们给他们指点迷津吧!他们犯错了吗?你们给他们解决问题吧!」可怜的牧者感到必须一直付出,但他们要从哪里领受呢?
在采访中,埃斯基维尔也谈到亚马孙地区原住民因地主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和其他迫害行径所受的痛苦。他引用教宗方济各的话说,「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同时他也指出,需要有一个国际法庭来审判破坏大自然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