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取自《宗徒大事录》的第一篇读经记载初期基督徒团体的情操和生活方式:众信徒一心一意,他们中没有贫乏的人,因为凡各人所有的都归公用,再按照每个人的所需予以分配;一言以蔽之,就是「和睦」。
教权主义无法看到这些情况,因为它更担忧自己所支配的空间。」平信徒在公众生活中的效劳对牧者们意味着什麽呢?
他们被那所看见的、被某种想法、被某个建议,被那景色所陶醉,停下了脚步!基督徒的生命不是幻境,而是真实存在的!基督徒的生命就是耶稣基督!
这所学院今年庆祝成立35周年。教宗向他们谈及天主关於婚姻的美妙计划和祂对受伤家庭的慈悲、新科技带来的挑战以及令人困惑的社会性别论。教宗说,婚姻和家庭关系在今日文化中面临诸多挑战。
教宗勉励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不要被政治和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所束缚,要建立一种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及其社会後果的文化模式,好使巨大的生产潜能不仅仅让少数人获益。
耶稣回答,注意,你们进城,必有一个拿水罐的人与你们相遇,你们就跟着他,到他所进的那一家,对那家的主人说,师傅问你,我同我的门徒吃逾越节晚餐的客房在哪里。
这种开阔的文化视野,首先被基督新教所重视,他们率先发起普通话培训运动,试图用普通话向来港华人宣传福音。
这让我们想起福音开篇所引用的先知预告:人将称祂的名字为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玛一23;依七14)。教宗解释道,这一切都在说明天主的身分,祂的名字意思是与谁同在。
福音记载,耶稣驱逐魔鬼後,给我们「阐明一个真理」:邪魔「从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寻找一个安息之所,却没有找着,就决定回到原来那个人身上,「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於是,那个人最後的处境比先前更坏了
这需要你们充满热情地尊重人的权利,追求正义,不断增加耶稣所赐的爱与和平。教宗对缅甸青年提出一个挑战,要他们回答圣保禄宗徒在第一篇读经中提出的问题:人若从未听到祂,又怎能信祂呢?(参阅:罗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