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仔细审查,看它是否来自天主,那人是否健康,是否均衡,是否有能力奉献生命和福传,是否有能力培育家庭并且为跟随耶稣而舍弃家庭生活。
所以说,信仰不是为了可以逃避死亡,而是有质有量地等待着死亡。说句心里话,按本性来说,世界罪恶繁多、悲愁不断,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正如一篇《申尔福》(《母后万福经》)上所写的“旅兹下土厄娃子孙悲恳号尔。
嗯,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目标,才会显得有共同的话题,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幸福就在一念之间。是的,信仰确实带给我们幸福,与更高空间的微妙联系是幸福的来源。
教宗本笃十六世解释这条信理说,圣母升天是一个信德的真理,告诉我们在天主内人有存在的空间。圣母与天主聚合,并不远离我们,她去的地方不是一个尚未发现的星系,反而更接近我们和我们每个人。她的心变得很大。
我希望不要有仇恨,不要有争吵,远离嫉妒,不伤害任何人。你们要对话,希望在你们中互相守护的愿望永存。教宗也祈愿他们靠近天主。
教宗然后自问自答说:金钱和俗世忧虑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它们直截了当地把我们踢出时间之外。教宗强调,我们整个生命建在三根支柱上: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还有一个是未来。
弥撒后,我和教友们在堂院布置马槽,不经意间,脸上有些许冷飕飕的感觉,当你刻意去追寻,它却隐得无踪迹,这雪很有情致。
教会为什么对撒玛黎雅人有这样高的评价,简单地说:是他听了天主的话,而付诸实行!这里让我们重温一下故事的经过。
有一位美国人,周末带着9岁的孩子去钓鱼,河边有块告示牌写着:钓鱼时间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止。一到河边,父亲就提醒孩子,要先读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钓至下午四点。
基督徒的死亡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信仰天主的人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因为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得永远的天乡。